[发明专利]一种建筑装饰灰线设计的施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40616.8 | 申请日: | 201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97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栋;陶伟;孟祥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世栋 |
主分类号: | E04F21/00 | 分类号: | E04F21/00;E04F19/02 |
代理公司: | 济南旌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0 | 代理人: | 单玉刚 |
地址: | 255100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装饰 设计 施工 装置 | ||
一种建筑装饰灰线设计的施工装置,包括条形盒,条形盒的顶侧开口,条形盒的底侧开设左右对称的条形透槽,左侧的梯形通孔左宽右窄,条形盒内设有水泥砂浆挤出装置,横轴与水泥砂浆挤出装置之间设有传动装置,横轴的转动通过传动装置能够驱动水泥砂浆挤出装置。本发明能够适应在任意角度的抹灰平面内抹灰,利用行走的转动轮控制灰料的挤出量,便于灰层的均匀涂抹,将灰料挤压成梯形条,提升施工效率,同时有效避免出现大量的灰头交界处,将调配好的灰料保存在盒体内,能够使灰料保持良好的粘度,从而达到防止灰尘脱落的目的,能够满足市场需求,适合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工具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建筑装饰灰线设计的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装饰灰线,是将装饰造型线条,用一种定型模子,扯出凸凹有序灰线,提高建筑的观感效果,现代建筑中普遍使用灰线装饰墙面与屋顶,由于灰线涂抹在竖直的墙面或屋顶上,难以控制涂抹力度,导致灰线底灰涂抹不均匀,且每次抹灰均需要弯腰取灰,增加劳动强度,且分多次抹灰容易出现灰头交界痕迹,影响抹灰的美观性,同时调配好的灰料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容易挥发导致粘性降低,使涂抹的灰层脱落,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故我们发明了一种建筑装饰灰线设计的施工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装饰灰线设计的施工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建筑装饰灰线设计的施工装置,包括条形盒,条形盒的顶侧开口,条形盒的底侧开设左右对称的条形透槽,条形透槽的底侧分别固定连接竖板的顶侧,竖板的底侧分别开设一排数个梯形通孔,梯形通孔分别通过对应的条形透槽与条形盒内部相通,左侧的梯形通孔左宽右窄,右侧的梯形通孔右宽左窄,且左侧的梯形通孔与右侧的梯形通孔前后错位分布,左侧的竖板的右侧对应左侧的梯形通孔分别设有压块,压块的左侧分别开设梯形透槽,梯形透槽的左侧、右侧及底侧分别与外部相通,右侧的竖板的右侧对应右侧的梯形通孔分别设有压板,压板与压块顶侧的中间分别铰接连接竖杆的下端,竖杆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条形盒的底侧,压板顶侧的左侧与条形盒的底侧之间、压块顶侧的左侧与条形盒的底侧之间分别通过拉簧固定连接,竖板右侧的下部分别固定连接条形挡板的左侧,压板顶侧的左侧、压块顶侧的左侧分别与对应的条形挡板的底侧紧密接触配合,压板的右侧设有与条形盒固定连接的抹平板,抹平板的底侧与水平面之间成5~10°角,抹平板的右侧设有灰线线角模具,灰线线角模具的上方设有与条形盒固定连接的支撑板,支撑板顶侧的右侧开设前后两个通孔,通孔内分别轴承安装螺栓,灰线线角模具的顶侧对应螺栓分别开设螺纹孔,螺栓的下端分别与对应的螺纹孔螺纹配合连接;条形盒后侧与前侧的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支撑杆内侧的左端,支撑杆底侧的右端分别固定安装支撑轮,后侧的支撑轮位于条形盒的后侧,前侧的支撑轮位于条形盒的前侧,条形盒的左下方设有横轴,横轴外周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轴座与条形盒固定连接,横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同轴的行走轮,条形盒内设有水泥砂浆挤出装置,横轴与水泥砂浆挤出装置之间设有传动装置,横轴的转动通过传动装置能够驱动水泥砂浆挤出装置。
如上所述的一种建筑装饰灰线设计的施工装置,所述的水泥砂浆挤出装置包括位于条形盒正上方的横板,横板的底侧与条形盒的顶侧通过立柱固定连接,横板顶侧的中间轴承连接丝杆的下端,丝杆外周的下部螺纹安装丝母,横板的顶侧开设左右对称的导向通孔,导向通孔内分别活动安装光轴,光轴能够分别沿对应的导向通孔上下滑动,光轴的上端分别与丝母相连接,光轴的下端位于条形盒内固定连接同一个推板的顶侧,推板的左右前后侧分别与条形盒对应的内壁滑动接触配合。
如上所述的一种建筑装饰灰线设计的施工装置,所述的丝母包括左半体与右半体,左半体与右半体左右对称,左半体的左侧与右半体的右侧分别固定连接导向杆的内端,导向杆外周的中部分别套装导向套,导向杆仅能够沿对应的导向套左右移动,导向套分别与对应的光轴的上端固定连接,左半体与右半体的前侧分别固定安装螺母,两个螺母内螺纹安装同一个短螺栓,短螺栓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世栋,未经王世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406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暗装消防箱及其安装方法
- 下一篇:基于BIM技术的墙面施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