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整钛合金α/β相界面局部状态的实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41073.1 | 申请日: | 201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26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华林;谢乐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3/2251 | 分类号: | G01N23/2251;G01N23/2202;G01N33/20;G01N33/20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程力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脉冲电流冲击 钛合金 局部状态 观察 热效应 加工钛合金 形貌 非热效应 界面状态 扫描电镜 实验样品 演化规律 样品两端 作用机制 切割面 圆柱状 电极 可用 两相 耗时 切割 验证 分析 | ||
1.一种调整钛合金α/β相界面局部状态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加工钛合金实验样品成圆柱状,将一部分样品两端加持电极并进行脉冲电流冲击处理、另一部分样品不作脉冲电流冲击处理;
S2、将样品沿中线切割开并处理切割面得到可用于金相观察的样品;
S3、利用扫描电镜在高倍下观察进行脉冲电流冲击处理和不作脉冲电流冲击处理的钛合金α、β两相形貌及α/β相界面的变化,对比得到进行脉冲电流冲击处理后钛合金α/β相界面演化规律;
S4、通过脉冲电流冲击的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作用机制来分析进行脉冲电流冲击处理后钛合金α/β相界面状态变化,从而得到实验结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钛合金α/β相界面局部状态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钛合金实验样品原料为棒状,通过线切割加工成圆柱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钛合金α/β相界面局部状态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进行脉冲电流冲击处理前,去除样品表面氧化层,脉冲电流冲击处理后,待样品冷却,再去除样品表面氧化层后,将样品沿中线切割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钛合金α/β相界面局部状态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样品沿中线切割后,对切割面依次进行热镶嵌、表面砂纸水磨、表面抛光液抛光和酒精超声清洗得到可用于金相观察的样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整钛合金α/β相界面局部状态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表面砂纸水磨时依次用240#、600#、1200#、4000#的砂纸打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整钛合金α/β相界面局部状态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表面抛光液抛光时用OPS抛光液进行抛光。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钛合金α/β相界面局部状态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扫描电镜观察的位置包括钛合金中心位置和边缘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4107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