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调制切圆中空回射器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41098.1 | 申请日: | 201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8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余柏桥;肖志全;贺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优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06 | 分类号: | B21D1/06;H01L2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徐瑛;祝蓉蓉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二***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制 中空 回射器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调制切圆中空回射器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凸工装、凹工装、旋转机台、伸缩机台以及滚圆工装;所述凸工装安装在伸缩机台上,所述凹工装安装在旋转机台上;所述凸工装和凹工装之间夹持有中空回射器;所述滚圆工装的切面与中空回射器的待加工面接触;所述凸工装的夹持端为三角锥形,所述凹工装的夹持端内设有中空的倒三角锥形;所述凸工装夹持端的三角锥与中空回射器的内表面接触,所述凹工装夹持端的倒三角锥与中空回射器的外表面接触;所述伸缩机台、凸工装、中空回射器、凹工装、旋转机台为同轴设置。本发明通过滚圆加工的方式对中空回射器进行切圆,可以避免崩边情况加剧,并使得中空回射器外圆边整齐美观;且可批量加工,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学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调制切圆中空回射器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目前航空航天和卫星通信系统中,高精度的中空回射器需求越来越多,对于指标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综合角精度:1″—5″级),由于装备设备的要求,中空回射器需要进行切圆加工。以前的调制方法为:将切好的圆片基片放在角锥调整架上进行调试,对于不同尺寸的切圆中空回射器,切圆的圆片的崩边情况不一,但是最好的崩边都不能很好的满足市场需求,而且使用三片切好的圆片进行调试,为保证角精度,同时又要保证组装后的中空回射器外观整齐一致,这就对基片在尺寸上的加工作出了很高的要求,要达到这种高要求,就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源,这对于批量化生产是致命的。
现有切圆工艺在加工过程中还存在以下缺点:
(1)容易造成基片崩边情况严重,并且很明显地可以看到基片上走刀的刀痕,致使外观不好看;
(2)现有的切圆工艺一次只能对一个基片进行切圆加工,生产效率低下;
(3)现有的切圆工艺在加工过程中,需要通过夹具将中空回射器夹紧卡住,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会伤害镀膜面以及中心区域,并且还会损伤最为重要的角精度。
基于上述缺点,亟需提出一种调制切圆中空回射器的装置及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调制切圆中空回射器的装置及方法,通过滚圆加工的方式对中空回射器进行切圆,可以避免崩边情况加剧,并使得中空回射器外圆边整齐美观;且可批量加工,提高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调制切圆中空回射器的装置,包括:凸工装、凹工装、旋转机台、伸缩机台以及滚圆工装;所述凸工装安装在伸缩机台上,所述凹工装安装在旋转机台上;所述凸工装和凹工装之间夹持有中空回射器;所述滚圆工装的切面与中空回射器的待加工面接触;所述凸工装的夹持端为三角锥形,所述凹工装的夹持端内设有中空的倒三角锥形;所述凸工装夹持端的三角锥与中空回射器的内表面接触,所述凹工装夹持端的倒三角锥与中空回射器的外表面接触;所述伸缩机台、凸工装、中空回射器、凹工装、旋转机台为同轴设置。
具体地,所述凸工装夹持端的三角锥的三个棱边进行了倒边处理,避免凸工装夹持端对中空回射器内表面造成损坏。
进一步地,所述凸工装夹持端的三角锥进行了去顶处理(即切去三角锥的顶角),其顶部截面为三角形;通过对三角锥进行去顶处理,可以避免夹持时伤害中空回射器的镀膜面以及中心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凸工装的尾部设有转接头,所述转接头一端与凸工装尾部通过螺丝锁紧固定,所述转接头另一端与伸缩机台旋转活动连接;通过设置转接头,可以使旋转机台同时驱动凸工装、凹工装以及中空回射器同步旋转;通过螺丝将转接头与凸工装尾部锁紧固定,可以方便调节凸工装,是凸工装与伸缩机台的主轴同轴。
具体地,所述凹工装内部沿中心轴线贯穿设有通孔,可以避免夹持时损坏中空回射器的背面,使其不至于抵撞破损影响外观,同时大大降低了工装在加工时对于中心区域的处理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优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优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410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