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介孔海绵骨针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41196.5 | 申请日: | 201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75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陈铭;张佳良;梁雪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00 | 分类号: | A61K9/00;A61K47/46;A61K47/04;A61K31/37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游学明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绵 骨针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1.一种介孔海绵骨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介孔海绵骨针是在海绵骨针的表面修饰介孔材料,所述的介孔材料为介孔二氧化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孔海绵骨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介孔海绵骨针的比表面积为5-500 m2/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孔海绵骨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海绵骨针为蜂海绵骨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介孔海绵骨针,在制备经皮递送活性物质的载体上的用途。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介孔海绵骨针,在制备经皮给药的载体上的用途。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介孔海绵骨针,在制备经皮给药的脂溶性药物载体上的用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孔海绵骨针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1重量份的海绵骨针加入去离子水中,其质量体积比g/ml为1:100-500, 然后加入海绵骨针0.1-2倍重量份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适量硅源的水解聚合的催化剂,100-1000体积小分子醇类,搅拌20-40 min形成均一的溶液;
2)0.1-1体积硅源逐滴加入其中,然后30-80 ℃静止反应20-100小时,用水清洗去除副产物,100-120℃老化过夜;
3)去除表面活性剂,制得介孔海绵骨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介孔海绵骨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或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介孔海绵骨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源的水解聚合催化剂为浓氨水或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氢氧化钠的浓度为20-50%,加入体积为0.01-0.5体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介孔海绵骨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硅源包括正硅酸甲酯、正硅酸乙酯或正硅酸丙酯中的至少一种。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介孔海绵骨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去除表面活性剂的方法为通过溶剂萃取,所述的溶剂萃取为70-95℃回流10-15 h,萃取1-5次;或是通过煅烧法去除表面活性剂,所述的煅烧法为500-600℃下煅烧6-10h。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介孔海绵骨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包括以下的至少一种:体积比为5-15:1的乙醇溶液和0.1-1M盐酸溶液的混合液、体积比为5-15:1的乙醇溶液和0.1 -1M 硝酸铵溶液的混合液、体积比为5-15:1的乙醇溶液和0.1-1 M氯化钠溶液的混合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4119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供电保障系统和供电保障方法
- 下一篇:厢体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