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段式远红外热裂解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41327.X | 申请日: | 201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3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曹晓斌;刘艺林;叶遵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至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1/00 | 分类号: | C10G1/00;C10B53/02;C10B47/18;C10B47/44;B01J19/20;B01J1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张海文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釜 远红外加热 生物质热裂解 热裂解装置 反应装置 出料口 多段式 进料口 远红外 热转换效率 加热方式 模块安装 内部中空 驱动机构 原理设计 传统的 外侧壁 能耗 | ||
本发明公开了多段式远红外热裂解装置,包括:反应釜,呈管状,内部中空,所述反应釜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驱动机构,位于所述反应釜内,用于将物料从所述进料口推至所述出料口;至少一远红外加热模块,所述远红外加热模块安装在所述反应釜外侧壁上。上述技术方案改变了传统的生物质热裂解反应装置的加热方式,利用远红外加热原理设计了生物质热裂解反应装置,能耗低,热转换效率极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段式远红外热裂解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质能是一种绿色、清洁能源,且是唯一一种可再生碳源,生物质热裂解技术是生物质能利用的重要形式,它可以使生物质能转化成生物油等其它能源形式,易于储存和使用。随着石油危机的出现和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利用,生物质热裂解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生物质热裂解反应条件苛刻,主要包括无氧或有限氧反应环境、气体产物极短停留时间(2s以内)、极高的加热速率(102-104℃/s),所以,传统的生物质热裂解反应装置往往结构复杂、操作程序繁琐,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使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失去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多段式远红外热裂解装置,能够提供一种全新的热裂解装置,热裂解效率高,耗能低。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多段式远红外热裂解装置,包括:
反应釜,呈管状,内部中空,所述反应釜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
驱动机构,位于所述反应釜内,用于将物料从所述进料口推至所述出料口;
至少一远红外加热模块,所述远红外加热模块安装在所述反应釜外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远红外加热模块包括呈管状的安装壳,所述安装壳内安装有若干远红外管,所述安装壳套设在所述反应釜的外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远红外加热模块数量为三个,每个所述远红外加热模块所发出的远红外线波长皆不相同。
优选的,所述远红外加热模块的发出的远红外线波长为2.5um-3.2um及6um-10um。
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还包括隔热保温层,所述隔热保温层包裹在远红外加热模块外部。
优选的,所述隔热保温层采用硅酸铝材质制作。
优选的,所述反应釜采用二氧化硅材料制作。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螺杆,所述螺杆可转动地安装在反应釜内部,所述螺杆的外径与反应釜的内径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反应釜倾斜放置,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0°-35°。
优选的,所述反应釜出料口连接有一波纹管膨胀节。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上述技术方案改变了传统的生物质热裂解反应装置的加热方式,利用远红外加热原理设计了生物质热裂解反应装置,能耗低,热转换效率极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地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透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发明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至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至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413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