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考虑电流限值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换流变分接头调节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41555.7 | 申请日: | 201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16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武利会;陈道品;范心明;罗容波;李峰;邱太洪;李新;董镝;宋安琪;李慧;王俊波;李国伟;唐琪;黎小龙;陈斯翔;何子兰;张海棠;康成;石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2J3/36 | 分类号: | H02J3/3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刘俊 |
地址: | 5106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考虑 电流 柔性 直流 输电 系统 流变 接头 调节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考虑电流限值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换流变分接头调节方法,步骤如下:S1.通过d轴电流参考值、q轴电流参考值,求取dq轴电流参考值;S2.判断调制比是否在限定范围内,若在限定范围内,执行步骤S3;否则,执行步骤S5;S3.判断d轴电流参考值、q轴电流参考值及dq轴电流参考值是否超过规定限值,若是,执行步骤S4;否则,执行步骤S6;S4.启动升高阀侧电压的分接头调节指令;S5.采用定调制比法调节分接头;S6.不调整分接头。本发明在换流变阀侧电压较低,而调制比又属于限定范围,现有定调制比法无法适用时,矢量控制的dq轴电流受限,公开一种分接头调节方法,保证功率的有效传输,改善直流控制系统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换流变压器的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考虑电流限值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换流变分接头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柔性直流输电是一种以可控关断器件和脉宽调制技术为基础的电压源换流器型高压直流输电,通过调节换流器出口电压的幅值和相角,实现两个交流网络之间有功功率的相互传送,同时两端换流站还可以独立调节各自吸收或发出的无功功率,从而对所联的交流系统给予无功支撑。由此可知,电压调制是影响柔性直流系统输电能力和换流站整体效益的重要因素,而动态调节换流变的分接头位置的方法,影响系统电压和调制比,也属于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现有的换流变分接头调节技术主要是采用定调制比的方式,即通过监测调制比是否在限定的范围内(通常为0.75~0.95),如果高于限值则启动降低阀侧电压的分接头调节指令,如果低于限值则启动升高阀侧电压的分接头调节指令,直到将调制比调整到限定范围内,现有调节方式虽保证了换流器的正常运行,降低了电压的谐波畸变率。当换流变阀侧交流电压处于较低水平,导致电流受限,而系统又要求必须保证同样的功率输出时,但此时调制比又在限定的范围内,定调制比调节分接头的方法不适用于该情况,无法启动换流变分接头的调节,矢量控制的dq轴电流受限,造成功率传输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现有换流变分接头调节技术在换流变阀侧交流电压处于较低水平,而调制比又属于限定的范围时,定调制比调节分接头的功能无法适用,矢量控制的dq轴电流受限,造成无法达到功率传输要求的现象,提供一种考虑电流限值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换流变分接头调节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考虑电流限值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换流变分接头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d轴电流参考值idref与q轴电流参考值iqref,求取dq轴电流参考值 idqref;
S2.判断调制比是否在限定范围内,若在限定范围内执行步骤S3;否则,执行步骤S5;
S3.判断d轴电流参考值、q轴电流参考值及dq轴电流参考值是否超过规定限值,若是,执行步骤S4;否则,执行步骤S6;
S4.启动升高阀侧电压的分接头调节指令;
S5.采用定调制比法调节分接头;
S6.不调整分接头。
步骤S1所述的dq轴电流参考值求解公式为:
其中,idqref表示dq轴电流参考值;idref表示d轴电流参考值;iqref表示q轴电流参考值。
步骤S3所述的规定限值为:d轴电流参考值的限值设为1.06p.u.,q轴电流参考值限值设为0.65p.u.,dq轴电流参考值的限值设为1.167p.u.,步骤S3所述的d轴、q轴、dq轴电流参考值中任意一个超过其对应的限值,则执行步骤S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415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