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效防松脱组合螺母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42098.3 | 申请日: | 201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51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张亚晓;李春玲;王博洋;张涛;樊恒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39/12 | 分类号: | F16B39/12;F16B39/36;F16B39/282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戴文仪 |
地址: | 3003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效 防松脱 组合 螺母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效防松脱组合螺母,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所述的第一螺母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本体部、外圆柱部以及变径部,所述外圆柱部的外表面沿周向开设有连续或非连续的第一凸起;所述的第二螺母包括第二本体部,所述第二本体部与第一螺母配合的一端依次设置有变径孔、圆柱孔,所述圆柱孔的内表面设置有与第一凸起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沿圆柱孔的内表面周向连续或非连续设置。本发明所述的本发明所述的有效防松脱组合螺母结构简单、具有良好防松脱效果,能够在振动、冲击、变载荷等环境下永不松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紧固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有效防松脱组合螺母。
背景技术
紧固件是做紧固连接用且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类机械零件,在各类机械、设备、车辆、船舶、铁路、桥梁、建筑、结构、工具、仪器、仪表等上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紧固件。紧固件的目的是紧固,一旦因为振动、冲击等因素致使紧固件松动、脱落,则可能导致设备、机械等失去其功能性、解体,甚至危及人身安全。目前当前机械设备的事故有80%以上是由于紧固件的松动而造成的。
为避免因紧固件松脱导致的各类问题,各国技术人员不断研发,后来出现了很多进一步提高产品紧固的方法,如加入弹簧垫圈、销钉、使用双螺母等,形成了自锁螺母、高锁螺母等具有放松、抗振功效的产品,但依然存在松脱风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有效防松脱组合螺母,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螺母存在松脱风险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有效防松脱组合螺母,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
所述的第一螺母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本体部、外圆柱部以及变径部,所述第一本体部、外圆柱部以及变径部的内部设置有规格相同且相通的第一螺纹孔,所述外圆柱部的外表面沿周向开设有连续或非连续的第一凸起;
所述的第二螺母包括第二本体部,所述第二本体部内设置有与第一螺纹孔规格相同且与变径部中的通孔相通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本体部与第一螺母配合的一端依次设置有变径孔、圆柱孔,所述变径孔与变径部接触配合,所述圆柱孔与外圆柱部接触配合,所述圆柱孔的内表面设置有与第一凸起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沿圆柱孔的内表面周向连续或非连续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变径部的沿轴向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与变径部内的第一螺纹孔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沿轴向的底部为圆滑过渡。
进一步的,所述变径部的通孔内开设有若干个凹槽,若干个凹槽均匀分布于通孔的内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变径部为直径沿第一螺母向第二螺母的方向逐渐变小的回转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起分为2段或2段以上,且沿外圆柱部的外表面周向均匀分布,所述第二凸起沿圆柱孔的内表面周向连续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起沿外圆柱部的外表面周向连续设置,所述第二凸起为2段或2段以上,且沿圆柱孔的内表面周向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的外表面均设置有扳拧结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有效防松脱组合螺母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所述的有效防松脱组合螺母结构简单、具有良好防松脱效果,能够在振动、冲击、变载荷等环境下永不松动。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形式一组合螺母安装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精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航天精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420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锁紧螺母
- 下一篇:一种高强防脱落槽形螺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