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化后强度提高的乳化沥青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42810.X | 申请日: | 201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54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谢晶;黄拓;刘宏富;李盛;姜旺恒;田小革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95/00 | 分类号: | C08L95/00;C08L5/04;C08L71/02;C08L63/00;C08K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和立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56 | 代理人: | 杨磊 |
地址: | 410015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化 强度 提高 乳化 沥青 | ||
本申请将缓释胶囊分散于水中得到添加剂混合液;将添加剂混合液添加至基础乳化沥青中,混合均匀,得到提高固化后沥青强度的乳化沥青;其中,缓释胶囊中含有能够破乳的破乳剂。本申请利用在乳化沥青中添加含有破乳剂的缓释胶囊,将破乳剂均匀分散于乳化沥青的体相中,在整个沥青体相中实现均匀同步释放破乳剂,加快了沥青小颗粒之间的团聚,并且提高固化后沥青材料的强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固化后强度提高的乳化沥青,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破乳剂与粘结剂提高固化后强度的乳化沥青。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道路的建设不断推进,作为道路建设的沥青材料的使用需求越来越多。相对于常规热拌沥青铺路技术,乳化沥青由于其能够在室温下施工的显著特点,能够降低施工难度,节约能源、材料,提高路面质量,扩大使用范围,因此,乳化沥青已经广泛应用于如防水、防腐、固沙等领域,其中用量最多的仍然是道路建设。乳化沥青技术是用机械把固体沥青变成微滴,并散布在含乳化剂的水溶液中。沥青小颗粒的表面被表面活性剂包围,表面活性剂亲油端与沥青小颗粒接触,亲水端与乳液中的水接触,由此,沥青小颗粒能够以微滴形式分散于含有乳化剂及其助剂的水溶液中。乳化沥青在使用后,沥青小颗粒经过破乳后重新团聚形成体相材料实现固化,该过程决定了乳化沥青在固化后的强度。沥青路面出现的剥落、开裂、坑槽、车辙等缺陷基本都与该过程有直接关系。在乳化沥青固化过程中,水的蒸发、温度变化导致的颗粒界面收缩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沥青小颗粒之间产生微小的裂纹,如果沥青小颗粒在团聚时存在微小的裂纹,则必然影响固化后的沥青强度,微观上的微小裂纹不断增大最终导致沥青路面宏观病害的出现。因此,减少沥青小颗粒团聚时产生的缺陷有利于提高固化后的沥青强度。
本申请基于上述认识提出一种有利于乳化沥青材料中沥青小颗粒相互之间团聚的方法,通过促进沥青小颗粒之间的团聚以减少沥青小颗粒之间的缺陷,从而能够提高固化后沥青的强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固化后强度提高的乳化沥青,利用在乳化沥青中添加含有破乳剂的缓释胶囊,使得破乳剂在乳化沥青固化过程中不断释放,在整个沥青体相中实现均匀同步释放破乳剂,加快了沥青小颗粒之间的团聚,避免表面活性剂对沥青小颗粒结合的阻碍,众多沥青小颗粒几乎在相同时段破乳,减少了沥青小颗粒之间过快或过慢结合导致产生的缺陷,从而提高固化后沥青材料的强度。进一步,本申请引入能够缓慢释放的粘结剂,使得粘结剂能够在整个固化过程中缓慢释放,将沥青小颗粒粘结,进一步减少沥青小颗粒之间的表面缺陷,从而进一步提高固化后沥青材料的强度。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固化后强度提高的乳化沥青,其通过如下步骤制备:
将缓释胶囊分散于水中得到添加剂混合液;
将添加剂混合液添加至基础乳化沥青中,混合均匀,得到提高固化后沥青强度的乳化沥青;
其中,缓释胶囊中含有能够破乳的破乳剂。
优选的,固化后强度提高的乳化沥青中,缓释胶囊质量含量为0.1%-10%,添加剂混合液与基础乳化沥青质量比为5-20:95-80。
优选的,缓释胶囊的壁材溶解于破乳剂的溶液中得到混合液,将该混合液通过针头滴入凝胶浴中,得到含有破乳剂的溶液缓释胶囊。
优选的,缓释胶囊的壁材为海藻酸钠,破乳剂溶液SP型破乳剂、AP型破乳剂、AE型破乳剂或AR型破乳剂的水溶液,优选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十八醇醚水溶液,凝胶浴为氯化钙溶液。
优选的,破乳剂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5%。
优选的,在缓释胶囊之后,将吸附有粘结剂的多孔材料和吸附有固化剂的多孔材料分散于水中制备添加剂混合液。
优选的,固化后强度提高的乳化沥青中,吸附有粘结剂的多孔材料的质量含量为1-5%,吸附有固化剂的多孔材料的质量含量为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428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