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步调节式预制梁支撑装置及支撑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42983.1 | 申请日: | 201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8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魏红兵;杨江林;王春鹏;荣世广;盖志恒;云广琨;韩臻;郭荣坤;朱正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四公局第十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张正 |
地址: | 10002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重部 内筒组件 支撑装置 支座机构 调节框 预制梁 横杆 外筒 同步调节 挡沙片 支撑 第二挡板 第一挡板 平衡调节 下端 | ||
1.一种同步调节式预制梁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座机构和第二支座机构,
第一支座机构包括第一外筒,第一外筒内设有第一内筒组件,第一内筒组件包括第一上承重部,第一上承重部的后部下端连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上开设有第一泄沙槽孔,第一上承重部的前端连有第一横杆,第一横杆的前端连有第一调节框,第一调节框上连有第一挡沙片;
第二支座机构包括第二外筒,第二外筒内设有第二内筒组件,第二内筒组件包括第二上承重部,第二上承重部的前部下端连有第二挡板,第二挡板上开设有第二泄沙槽孔,第二上承重部的后端连有第二横杆,第二横杆的下端连有第二调节框,第二调节框上连有第二挡沙片;
所述第一外筒的后部上开设有第一筒槽口,第二横杆的端部卡接在第一外筒上端并且卡入到第一上承重部内,第二调节框竖向卡入到第一筒槽口内,第二挡沙片的上部纵向卡入到第一泄沙槽孔内;
所述第二外筒的前部上开设有第二筒槽口,第一横杆的端部卡接在第二外筒上端并且卡入到第二上承重部内,第一调节框竖向卡入到第二筒槽口内,第一挡沙片的上部纵向卡入到第二泄沙槽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步调节式预制梁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框包括第一上框连接板,第一上框连接板的下端连有第一U形杆,第一U形杆的下部的上端面上开设有弧形槽状的第一杆卡接槽孔;
第二调节框包括第二上框连接板,第二上框连接板的下端连有第二U形杆,第二U形杆的下部上开设有弧形槽状的第二杆卡接槽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步调节式预制梁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筒呈圆筒状,第一外筒的上端开口,第一外筒的下端封闭,第一筒槽口呈弧形槽状;
第一上承重部包括第一上圆板、第一中撑柱和第一下圆板,第一上圆板的下端通过第一中撑柱连接第一下圆板,第一中撑柱两侧的第一上圆板和第一下圆板之间设置有第一杆连接板,第一横杆的左部与第一杆连接板的前端面固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步调节式预制梁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呈弧形板状,第一挡板竖向的侧横截面呈倒三角形状,第一挡板的后端面与第一外筒的内端面相接,第一挡板的下端面与第一外筒的底端面相接;
所述第一泄沙槽孔呈弧形槽状,第一泄沙槽孔位于第二筒槽口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步调节式预制梁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筒呈圆筒状,第二外筒的上端开口,第二外筒的下端封闭,第二筒槽口呈弧形槽状;
第二上承重部包括第二上圆板、第二中撑柱和第二下圆板,第二上圆板的下端通过第二中撑柱连接第二下圆板,第二中撑柱两侧的第二上圆板和第二下圆板之间设置有第二杆连接板,第二横杆的右部与第二杆连接板的后端面固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步调节式预制梁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板呈弧形板状,第二挡板竖向的侧横截面呈倒三角形状,第二挡板的后端面与第二外筒的内端面相接,第二挡板的下端面与第二外筒的底端面相接;
所述第二泄沙槽孔呈弧形槽状,第二泄沙槽孔位于第二筒槽口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同步调节式预制梁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沙片包括第一弧形挡片,第一弧形挡片的上部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内弧形挡沙凸台,第一弧形挡片的外端设置有第一外弧形凸台;
第一弧形挡片的下部插接到第一杆卡接槽孔内后,第一弧形挡片与第二挡板相贴合,第一内弧形挡沙凸台可卡接到第二泄沙槽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同步调节式预制梁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沙片包括第二弧形挡片,第二弧形挡片的上部的前端设置有第二内弧形挡沙凸台,第二弧形挡片的外端设置有第二外弧形凸台;
第二弧形挡片的下部插接到第二杆卡接槽孔内后,第二弧形挡片与第一挡板相贴合,第二内弧形挡沙凸台可卡接到第一泄沙槽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四公局第十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四公局第十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4298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