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教学用蒸汽机模型的进气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43264.1 | 申请日: | 201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4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温从众;汪彪;史治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聚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25/02 | 分类号: | G09B2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管 进气管 连接环 电磁阀 进气机构 右侧外壁 左侧外壁 蒸汽机 教学用 卡槽 进气口 空气吸入量 便于安装 连接金属 螺纹连接 稳定控制 吸入空气 传统的 中心处 闭气 齿槽 进气 内壁 拆卸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教学用蒸汽机模型的进气机构,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右侧外壁上安装有大连接环,且进气管通过大连接环与金属管的左侧外壁连接,所述金属管上安装有电磁阀,且金属管的右侧外壁上安装有小连接环,所述大连接环的左侧外壁中心处开设有第一卡槽,且第一卡槽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齿槽。本发明通过设置进气管、大连接环、金属管、电磁阀,在使用时通过进气管可吸入空气,同时扩大了传统的进气管的进气口便于提高空气吸入量的目的,同时通过大连接环可稳定的连接金属管,而金属管又可通过电磁阀的工作状态对金属管的进气以及闭气状态进行稳定控制,其相互之间均通过螺纹连接便于安装拆卸工作的进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教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教学用蒸汽机模型的进气机构。
背景技术
蒸汽机是将蒸汽的能量转换为机械功的往复式动力机械;蒸汽机需要一个使水沸腾产生高压蒸汽的锅炉,这个锅炉可以使用木头、煤、石油或天然气甚至可燃垃圾作为热源;蒸汽膨胀推动活塞做功,而在现代化的教学机构中其机械类学科基本上均具有学习蒸汽机的课程。
传统的教学用蒸汽机模型具有以下不足之处:其内的进气机构其进气机构采用一体式结构难以咋教学后进行拆卸分类保存的问题,同时传统的教学用蒸汽机模型的进气机构也具有其在使用时进气量以及进气口直径限定进而其只能在特定机型使用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教学用蒸汽机模型的进气机构,解决了传统的教学用蒸汽机模型的进气机构其进气机构采用一体式结构难以咋教学后进行拆卸分类保存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传统的教学用蒸汽机模型的进气机构其在使用时进气量以及进气口直径限定进而其只能在特定机型使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教学用蒸汽机模型的进气机构,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右侧外壁上安装有大连接环,且进气管通过大连接环与金属管的左侧外壁连接,所述金属管上安装有电磁阀,且金属管的右侧外壁上安装有小连接环,所述大连接环的左侧外壁中心处开设有第一卡槽,且第一卡槽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齿槽,所述大连接环的内部中心处开设有第一气槽,且第一气槽的内壁上设置有橡胶垫,所述大连接环的右侧外壁上开设有第二卡槽,且第二卡槽的内壁上绞合有第二齿槽,所述进气管的内部中心处开设有第一通槽,且金属管的内部中心处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小连接环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气槽,且第二气槽的内壁上设置有内垫板,所述金属管的右侧外壁上设置有限位盘,且金属管通过限位盘的外壁与内垫板的内壁连接,所述限位盘的右侧、内垫板的内壁上镶嵌有阻隔网,所述第二气槽的右侧内壁上设置有塑胶齿。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呈圆柱状结构设置,所述进气管通过大连接环与金属管连通,且进气管的直径为金属管的直径的一倍。
优选的,所述金属管通过电磁阀与小连接环连通,所述大连接环、小连接环均呈空心圆柱状结构设置,且大连接环与小连接环呈同心状结构设置。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的右侧外壁上绞合有外螺纹,所述进气管通过其右侧外壁上的外螺纹与大连接环的内壁上的第一齿槽咬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金属管通过其内的第二通槽与小连接环的内部的第二气槽连通,所述金属管的左侧外壁上均绞合有外螺纹,且金属管的左侧外壁通过外螺纹与大连接环的内壁上的第二齿槽咬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塑胶齿的上方外壁呈锯齿状结构设置,且塑胶齿通过高温融化与第二气槽的内壁粘合连接,所述限位盘的外侧壁上绞合有外螺纹,且限位盘通过其外壁上的外螺纹与内垫板的内壁上的内螺纹咬合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教学用蒸汽机模型的进气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聚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聚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432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