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调热交换器高集成全自动穿管生产工艺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43403.0 | 申请日: | 201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86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鲍剑斌;孙国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国佑智能化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4 | 分类号: | B23P19/04;B23P19/00;B21D3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瞿网兰;徐冬涛 |
地址: | 210028 江苏省南京市幕府东***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 热交换器 集成 全自动 生产工艺 设备 | ||
一种空调热交换器高集成全自动穿管生产新工艺及设备,它将现有生产线的多工序、多工位、多平台简化规整为翅片接料和整理、穿管三道工序两个工位,两个工位设置在同一个固定工艺平台上,相应,翅片冲床、自动穿管机、弯管机及其取管输送设备都安放在工艺平台周边,构成一个完整的高度集成的新工艺系统。本发明传承并发扬现有工艺系统已成功应用的多管集约拟人式柔性夹紧以及以翅片堆垛为对象进行立式穿管等多项优势技术;摈弃和修改现有工艺系统中翅片冲床回转接料台、生产线的整理定位、工作台及其底座、工装长程循环、自动拔针及人工补管等工序和装备。新工艺的实现将有力推进空调热交换器制造技术新进步和生产线装备的升级换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器生产技术,尤其是一种空调热交换器自动穿管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只需两个工位即可完成翅片接料、翅片整理和穿管工艺全过程,且生产过程中无需大量返回工装及大范围回转装置的高集成全自动穿管生产工艺及设备。
背景技术
数十年来, 空调热交换器的制造工艺和制造装备一直是制约空调制造行业
实现自动化生产的一大瓶颈,尤其是空调热交换器的铜管与翅片的装配过程,国内外都还处于手工生产的状况。近几年市场上出现了少量空调热交换器自动化生产设备,但这些设备在空调行业中应用及推广情况,并没有达到预期。
具体情况是:市场上出现的自动穿管技术分为卧式分片穿管和对翅片堆垛进行立式集约化穿管两种工艺。
目前的卧式分片自动穿管工艺及其装备只仅仅实现了对翅片的穿管动作,至于翅片从冲床接料台取出以及穿管前后的输送和上下料等都需要人工操作,无论是自动化程度还是生产效率,都还相差甚远。
对翅片堆垛进行立式集约化穿管技术的主要方法是:在冲床的接料台上加一翅片定位板,定位板与接料台上两排定位针共同实现接料并形成翅片堆垛;接料台回转到取料工位后,插入两排定位针,定位板、定位针将翅片堆垛变成整齐规整的长方体,在生产线各工位上进行输送,在穿管工位进行多排同步的高效穿管;在拔定位针后再进行人工补管;卸下翅片管后对定位板和定位针分别进行翻转及返回输送;立式集约化穿管技术自动化程度较高,效率较高,但翅片与定位板和定位针构成翅片堆垛在生产线上多工位运行以及定位板、定位针自动返回等使生产线设备复杂,成本比较高,也影响了设备在生产中的推广速度。
监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进一步研发出设备集成度高、高效率全自动、成本适中的冲弯穿一体化自动生产工艺、新装备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集约式穿管工艺及设备复杂,工序工步多,生产线长的问题,设计一种只需二个工位即可完成从接料到穿管结束的空调热产换器高集成全自动穿管生产工艺及设备。
本发明的内容之一是:
一种空调热交换器高集成全自动穿管生产工艺,它由接料、翅片整理和穿管三个工序组成,其特征是三个工序在二个工艺平台A、B上完成,工艺平台A完成翅片接料工序,工艺平台B完成翅片整理和穿管工序。生产过程中,A、B两工艺平台上的定位板需实现位置对调,首先,穿管工位上的空载定位板通过工艺平台A、B之间的可侧移过渡轨道装置上,通过可升降支架上升托起定位板,过渡轨道装置外移,可升降支架带定位板下降,过渡轨道装置回移、载有翅片堆垛的定位板从接料工位向穿管工位直线移动,待载有翅片堆垛的定位板到达工艺台平B工位后,过渡轨道装置外移、可升降支架上升,过渡轨道装置回移,可升降支架带定位板下降,定位板被平置于过渡轨道装置并被推送到工艺平台A的接料位置;到达工艺平台B的翅片堆垛经整理后,用于翅片堆垛定位和整理的可膨胀式定位针组件收缩并从工艺平台B的翅片堆垛中向下抽出,然后从固定式平台下部的通道移动到工艺平台A下方,等接料台翅片堆垛接料完成,定位针组件上升经定位板插入翅片堆垛,接料针组件从下方抽出翅片堆垛和定位板。工艺平台B工位经自动穿管机完成穿管后,可以通过自动翻转机构完成翅片堆垛的下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国佑智能化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国佑智能化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434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