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燕麦种质资源常温保存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643464.7 申请日: 2019-07-17
公开(公告)号: CN110226595A 公开(公告)日: 2019-09-13
发明(设计)人: 梁国玲;刘文辉;秦燕;刘勇 申请(专利权)人: 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
主分类号: A01N3/00 分类号: A01N3/00
代理公司: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1 代理人: 李鹏
地址: 810016 青海*** 国省代码: 青海;6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发芽率 燕麦 种质资源 库房 常温保存 贮存 纯净度 种子含水量 电场 标记种子 透气性好 种子保存 专用设备 资源保存 风干 隔气层 隔热层 强磁场 强辐射 种子架 墙外 取放 机房 暖气 通风 架子 摆放 节能 入库 水源 挂牌 节约 环保 安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燕麦种质资源常温保存方法,设立库房,库房周边开阔,库房南北朝向并远离水源、电场、机房、强磁场和强辐射区域,墙外设置隔热层和隔气层;面积30~50m2,高3.0m左右,房间内不能通暖气,保持库内温度在20℃左右,湿度40%以下,入库种子含水量12%以下,纯净度98.0%以上,发芽率95.0%以上;用布袋、风干袋或透气性好的袋子放置燕麦种质资源,袋内和袋外分别挂牌,标记种子信息,为了便于取放,对资源进行编号,每10份资源为一组摆放于种子架,架子之间1m间隔,以方便资源通风。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常温进行资源保存,不需要任何专用设备,节能,环保,安全,节约人力和物力。种子保存年限:贮存12年,发芽率90%以上;贮存20年,发芽率50%左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燕麦种质资源常温保存方法。

背景技术

燕麦是禾本科燕麦属植物,具有喜冷凉、抗寒、抗旱、耐盐碱、耐贫瘠的特性,是一种低糖、高营养、高能食品,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南和西北地区,是我国农牧业发展中重要的粮饲兼用型作物,仅在青藏高原高寒区其栽培面积约占青藏高原人工种草面积的70%,仅青海省每年燕麦种植面积在200万亩以上,在高寒牧区草地建植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重视和保障燕麦种子的质量和产量,对农牧业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

燕麦种质资源是选育优良品种的物质基础,搜集原始材料,拓宽种质基础,开展种质鉴定、创新和利用,在燕麦品种改良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加强对燕麦种质资源的有效利用研究,对拓宽燕麦育种基础,提高燕麦育种水平,发展我国燕麦生产具有重要作用。而现在由于气温的不断升高和大气湿度的增加,不规范、不科学的燕麦种子的保存方法使燕麦的质量和寿命一代不如一代,严重影响了燕麦的产业发展,因此,最大限度地延长种子贮藏寿命是保护燕麦种质资源的一条重要途径。

目前,种质资源保存主要采用种子保存、植株保存和离体保存等方式,燕麦种质资源采用种子保存,低温种质库是种子保存最有效的手段,它可长期安全保存种质,但由于低温库建设通常投资大,技术要求高,存贮数量和种量有限。类似的燕麦种质资源常温保存方法也比较常见,但由于受贮存环境(温度、湿度、位置等)的影响,造成燕麦种质资源常温保存年限较短,需要频繁繁种,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因此,本发明提出的燕麦种质资源常温保存方法,节约成本,简单易行,尤其适用于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等进行燕麦种质资源的贮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燕麦种质资源常温保存方法,能够有效的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以上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燕麦种质资源常温保存方法,包括:

(1)保存库选择:设立库房,库房南北朝向并远离水源、电场、机房、强磁场和强辐射区域,墙外设置隔热层和隔气层;面积30~50m2,房间内不能通暖气,保持库内温度在20℃左右,湿度30%以下。

(2)入库种子要求:入库种子含水量12%以下,纯净度98.0%以上,发芽率95.0%以上。

(3)资源保存装置:选用布袋、风干袋或透气性好的纸袋。布袋和风干袋主要保存种子量较多的材料,大小以30cm×50cm为宜,每份资源保存量在1~2kg;纸袋保存种子量较少的材料,大小以20cm(宽)×35cm(高)×10cm(厚)为宜,一般保存量在500g左右。

(4)、资源信息记载:袋内和袋外分别挂牌,标记种子信息。种子标签记录以下信息:资源名称、资源编号、采集编号、入库编号、收种时间、收种地点、入库时间、发芽率、纯度、净度等信息。内外标签记载要一致。

(5)、种子架的放置:根据资源库房间大小,在房间长的方向并排放置种子架,并排种子架2-3个一组放置,每组种子架间间距不少于1m,便于通风和种子入库出库方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未经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434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