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幕墙用覆膜岩棉板保温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43468.5 | 申请日: | 201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0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朱本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振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8 | 分类号: | E04B2/88;E04B1/8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幕墙 用覆膜岩棉板 保温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建筑保温技术领域的一种建筑幕墙用覆膜岩棉板保温系统,包括基层墙体、覆膜岩棉板、固定夹板、铝箔、锚栓、幕墙、卡夹间隔缝和企口,覆膜岩棉板为板块状结构,其两端制有配合对接的企口,企口的拼装对接处通过固定夹板固定在基层墙体外表面,利用激光笔插入透镜处,进行两组固定夹板调平,螺栓贯穿第一螺纹通孔进行固定,当固定夹板位于墙的边缘时,利用限位螺母使移动板翻折起来,便于搭接固定,不需要基层墙体平整,幕墙插接在L型导轨内腔,通过第二螺纹通孔连接螺栓固定,该装置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具有广泛的市场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保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幕墙用覆膜岩棉板保温系统。
背景技术
建筑物外墙保温性能作为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的一项关键性指标,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以无机材料(岩棉、玻璃棉、泡沫玻璃等)为保温层的外墙保温系统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已日益得到重视,岩棉在欧洲各国应用于外墙外保温系统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目前,我国以岩棉作为建筑保温材料的使用率比较低,起步较晚。现有的岩棉板外墙外保温系统主要包括岩棉板复合浆料外墙外保温系统、岩棉板增强网(双层网)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和岩棉板增强网(单层网)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三种,同时现有的各种岩棉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均按照直接在岩棉板系统上做饰面层而研制的外保温系统体系,外墙装饰层一般为涂料、真石漆、质感漆或外墙面砖,直接在岩棉板保温系统上做装饰层,要求高,结构体系复杂,施工工序多,劳务工作量大,成本高,例如CN201310223675.8公开的一种建筑幕墙用覆膜岩棉板保温系统,找平层与幕墙之间制有覆膜岩棉板,覆膜岩棉板由锚栓穿透找平层与基层墙体锚固连接,覆膜岩棉板的板缝和锚栓的端部通过铝箔粘贴式密封形成隔热保暖的外墙外保温层状结构;块状幕墙的拼接连接处由卡夹密封连接;覆膜岩棉板为板块状结构,其两端制有配合对接的企口,企口的拼装对接处由固定夹板锚接式固定于基层墙体上;覆膜岩棉板外侧面上的铝箔与玻璃或石板材料的幕墙之间构成间隔缝,由主体为覆膜岩棉板、铝箔、幕墙和间隔缝构建的保温结构包套于建筑外墙上构成覆膜岩棉板保温系统;其结构简单,节省人力,成本低,保温效果好,施工工艺简单合理,环境友好,但是需要设置找平层,工序相对复杂,故亟需设计一种操作更加便捷的保温系统,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建筑幕墙用覆膜岩棉板保温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幕墙用覆膜岩棉板保温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亟需设计一种操作更加便捷的保温系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幕墙用覆膜岩棉板保温系统,包括基层墙体、覆膜岩棉板、固定夹板、铝箔、锚栓、幕墙、卡夹间隔缝和企口,所述覆膜岩棉板为板块状结构,其两端制有配合对接的企口,所述企口的拼装对接处通过固定夹板固定在基层墙体外表面,所述铝箔附着设置在覆膜岩棉板的外表面,且基层墙体与铝箔之间通过锚栓贯穿固定连接,所述幕墙为板块状结构,所述幕墙的对接处通过卡夹连接,所述幕墙与铝箔之间构成间隔缝;
所述固定夹板板块L型限位板和膨胀螺栓,所述膨胀螺栓固定连接在L型限位板的内腔底部中央,所述L型限位板的侧壁中央下部通过锥形通孔固定镶嵌有表面带十字线的透镜,所述L型限位板的外壁上部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壁前后对应设有直滑槽,两组所述直滑槽之间滑动插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与L型限位板的侧壁上部前后之间均设有第一螺纹通孔,所述移动板的前后表面上部焊接有插入直滑槽的限位螺纹杆,且限位螺纹杆的外壁螺接有限位螺母;
所述卡夹包括通过长螺栓螺母组件连接的两组转板,两组所述转板的表面之间呈十字形垂直焊接有L型导轨,四组所述L型导轨的内腔均匹配滑动插接有T型块,所述T型块的外壁前后之间贯穿设置有连接螺纹杆,所述连接螺纹杆的两端通过焊接U型座固定有盖板,所述盖板的表面和转板表面两侧对应设有第二螺纹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L型限位板的表面通过卡槽可拆卸镶嵌固定有水平尺。
进一步的,所述插槽的上端口固定卡接有矩形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振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振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434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位共享方法、服务平台、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电子元器件传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