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ED灯带线路板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45196.2 | 申请日: | 201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2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新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H05K1/03;H05K1/09 |
代理公司: | 江门市博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77 | 代理人: | 何办君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层 聚酰亚胺薄膜层 第二金属层 第一金属层 线路板 生产成本低 生产效率 使用寿命 油墨层 环保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ED灯带线路板,由上至下包括第一绝缘层、第一金属层、第二绝缘层及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一绝缘层为PET薄膜层或聚酰亚胺薄膜层或油墨层,所述第二绝缘层为PET薄膜层或聚酰亚胺薄膜层,所述第一金属层的厚度为12μm~18μm,所述第二金属层的厚度为18μm~35μm。本发明生产效率高、产品环保、生产成本低,不仅降低了线路板的厚度,还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路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ED灯带线路板。
背景技术
目前LED的灯带一般都采用把LED组装在带状的FPC(柔性线路板)或LED导线板上。但是目前公知的传统蚀刻油墨柔性线路板,生产过程要经过切板、钻孔、线路、曝光、绿油、蚀刻、印字、电测等,生产工艺复杂,成本很高。需要电镀、蚀刻、酸洗及钻孔等污染环境之生产工艺不环保,需要拼接切生产效率极低,每分钟生产3米左右。
而另外一种工艺导线板,在生产过程中类似于传统线缆,虽然不用电镀、蚀刻、酸洗及钻孔等工艺,但需要压合扁铜带再进行冲床生产,生产过程成本较高,精度较差,产能极低(五金冲模每分钟0.8米)且工艺不稳定,铜线容易偏移,在冲床冲出线路后底板有架桥,绝缘性较差,在线路电压较高时容易造成击穿有导电风险。针对以上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104953011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金属层的基板及其制造方法,通过多层薄膜基板和金属层实现连续卷状生产,工艺大大优化,更省成本,生产过程稳定,产品性价比大大提高,但是多层薄膜基板与金属层之间需要通过粘胶粘合连接,对薄膜基板成本和粘结稳定性要求高。因此,为了避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做出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稳定性的LED灯带线路板。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LED灯带线路板,由上至下包括第一绝缘层、第一金属层、第二绝缘层及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一绝缘层为PET薄膜层或聚酰亚胺薄膜层或油墨层,所述第二绝缘层为PET薄膜层或聚酰亚胺薄膜层,所述第一金属层的厚度为12μm~18μm,所述第二金属层的厚度为18μm~35μm。
进一步,所述第二金属层的下表面粘贴有保护膜。
进一步,所述第二金属层下还设有第三绝缘层,所述第三绝缘层为油墨层。
进一步,所述第一绝缘层通过粘胶与所述第一金属层粘结连接,所述第二绝缘层通过粘胶分别与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粘结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绝缘层开设有若干组通孔。
进一步,所述第二金属层的厚度为25μm。
进一步,所述油墨层的厚度为1μm~10μm。
进一步,所述第一金属层的厚度为12μm,所述第二金属层的厚度为18μm。
进一步,所述第一金属层的厚度为18μm,所述第二金属层的厚度为35μm。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减少线路板底面的绝缘层,不仅减少底面绝缘层的材料,而且不影响线路板的正常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防止线路板底层脱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LED灯带线路板的结构原理图。
图中:1-第一绝缘层;2-第一金属层;3-第二绝缘层;4-第二金属层;5-第三绝缘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新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新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451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