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泥状双组份高导热系数界面填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45211.3 | 申请日: | 201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17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费伟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湖阿莱德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5/08 | 分类号: | C09K5/08;C09K3/10 |
代理公司: | 33213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沈渊琪<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314203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乙烯基硅油 重量百分比 导热填料 填隙材料 偶联剂 组份 导热 材料使用率 高导热系数 保护器件 导热系数 含氢硅油 敏感器件 生产效率 高导热 双组份 抑制剂 有效地 重量比 泥状 种泥 催化剂 吸收 | ||
1.一种泥状双组份高导热系数界面填隙材料,其特征在于由A组分和B组分组成,且A组份与B组份按1:1的重量比进行混合,
所述A组分包括如下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含量:乙烯基硅油3-5%、催化剂0.01-0.05%、偶联剂0.2-0.8%、导热填料余量;
所述B组分包括如下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含量:乙烯基硅油3-5%、含氢硅油0.2-0.7%、抑制剂0.01-0.05%、偶联剂0.2-0.8%、导热填料余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状双组份高导热系数界面填隙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基硅油为端乙烯基硅油,其粘度为50-100mPa·s,乙烯基含量为1-2 mol%。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状双组份高导热系数界面填隙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氢硅油为甲基含氢硅油,其粘度为10-50mm2/s,含氢量≥1.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状双组份高导热系数界面填隙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铂催化剂,其铂含量为20000-30000pp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状双组份高导热系数界面填隙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状双组份高导热系数界面填隙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填料为氧化铝、氧化锌、氮化硼、氮化铝、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状双组份高导热系数界面填隙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填料的粒度分布为:0.1-1um粒度分布范围粉体重量比占15%-20%;5-15um粒度分布范围粉体重量比占20%-25%;50-90um粒度分布范围粉体重量比占10%-15%,90-120um粒度分布范围粉体重量比占45%-5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状双组份高导热系数界面填隙材料,其特征在于A组份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 将偶联剂配成1%-4%浓度的稀释液,分别喷洒在粒度为5-15um的导热填料、粒度为50-90um的导热填料和粒度为90-120um的导热填料表面,且对导热填料不断翻搅,使其均匀接触到偶联剂稀释液,并在100-120℃烘箱中烘干处理,得预处理导热填料;
2)依次将乙烯基硅油、催化剂、偶联剂加入至双捏合机中,进行充分搅拌,使三者混合均匀,得混合溶液;
3)向步骤2)制得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粒度为0.1-1um的导热填料以及步骤一中预处理的导热填料,在真空环境下进行充分搅拌30-50分钟,制得A组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状双组份高导热系数界面填隙材料,其特征在于B组份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将偶联剂配成1%-4%浓度的稀释液,分别喷洒在粒度为5-15um的导热填料、粒度为50-90um的导热填料和粒度为90-120um的导热填料表面,且对导热填料不断翻搅,使其均匀接触到偶联剂稀释液,并在100-120℃烘箱中烘干处理,得预处理导热填料;
2)依次将乙烯基硅油、含氢硅油、抑制剂、偶联剂加入至双捏合机中,进行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得混合溶液;
3)向步骤2)制得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粒度为0.1-1um的导热填料以及步骤1)中预处理的导热填料,在真空环境下进行充分搅拌30-50分钟,制得B组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湖阿莱德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平湖阿莱德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4521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层壳体相变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导热片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