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TE移动通信同频组网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46635.1 | 申请日: | 201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1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田清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6/02 | 分类号: | H04W16/02;H04W24/02;H04W72/04 |
代理公司: | 郑州立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6 | 代理人: | 田磊 |
地址: | 450016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频组网 带宽 带宽系统 基准中心 移动通信 大带宽 同频带 小带宽 频点 组网 网络配置参数 混合组网 技术效益 全部区域 网络配置 业务感知 业务切换 异频切换 异频组网 重叠区域 对时 同频 部署 敏感 灵活 替代 网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TE移动通信同频组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设定得出同频带内不同带宽系统的基准中心频点;2)、针对混合带宽组网区域,通过修改小带宽或大带宽的网络配置参数,将需要部署的带宽系统网络的基准中心频点保持一致,实现同频带不同带宽的LTE网络同频组网;其中混合带宽组网区域是指小带宽和大带宽的重叠区域或混合组网全部区域。本发明实现了LTE无线网络性能质量全面提升,对时延敏感业务改善显著,相比异频组网常规方法,使用同频业务切换替代异频切换技术,实现业务感知更优,同时具备网络配置简单、部署灵活等技术效益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组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LTE移动通信同频组网方法。
背景技术
LTE系统支持信道带宽灵活可变,有6种可以配置,分别是1.4MHz,3MHz,5MHz,10MHz,15MHz,20MHz。较低的带宽是1.4MHz和3MHz,可以方便CDMA2000使用的频谱迁移到LTE,同时帮助促进GSM和TD-SCDMA向LTE的迁移。不同的带宽采用不同的样点率和IFFT,不同系统带宽成为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
规定多种带宽的目的是为了适应不同频率的使用场景。通过频带Band、信道带宽Bandwidth和载波频率Fc这三个值,就可以唯一确定LTE系统的具体频率范围。由于载波频率Fc是一个浮点值,与整形类型相比,不好用于空口传输,因此在协议制定的时候,使用载波频点号来表示对应的载波频率Fc。载波频点号,又叫EARFCN,全称是E-UTRA AbsoluteRadio Frequency Channel Number,绝对无线频率信道号,使用16bit表示,范围是0-65535。
在2005年,3GPP组织统一了6种带宽的采样率和FFT点数,用一个IFFT承载多个载波,在基带实现多载波的合路。这个方案虽然极其简单,但是极大简化了发射机的结构,提高了产业的规模效应,也是LTE-A提出的载波聚合技术必须采用的方案,对LTE产业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但是在新的技术条件下,没有进一步提出不同系统带宽新的同频组网方法。
基于OFDM技术是整个LTE网络架构的基础。因为3GPP现有规范标准影响,不同带宽混合重叠组网可能会破环LTE网络频谱RE子载波的正交性,这样会影响LTE网络性能。LTE网络现有规范是通过异频技术组网实现多带宽系统异频插花组网,无线业务移动性通常需要通过异频切换实现。而异频切换存在切换速度慢、移动业务易掉线、感知差等问题,特别是时延敏感业务尤其突出,例如Volte语音、游戏、控制等。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出了LTE组网新技术,提出一项新的LTE移动通信同频带不同系统带宽的同频组网方法,不需要基站和系统硬件和软件更新。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TE移动通信同频组网方法。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TE移动通信同频组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设定同频带内不同带宽系统的基准中心频点;
2)、针对混合带宽组网区域,部署不同带宽系统网络实现LTE网络同频组网;其中混合带宽组网区域是指小带宽和大带宽的重叠区域或混合组网全部区域。
所述步骤2)中部署不同带宽系统网络具体为:修改小带宽或大带宽的网络配置参数,即将需要部署的不同的带宽系统网络的基准中心频点保持一致,实现同频带不同带宽的LTE网络同频组网。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未经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466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