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菲涅尔式太阳能熔盐集热工质加热燃煤锅炉热一次风的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47350.X | 申请日: | 201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9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宝;贾培英;张晓东;李琪;徐翔;张义堃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S60/30 | 分类号: | F24S60/30;F24S80/20;F26B21/00;F23K1/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于歌 |
地址: | 15004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一次风 菲涅尔式 燃煤锅炉 磨煤机 集热 熔盐 加热 太阳能 太阳能资源 干燥出力 制粉系统 锅炉 新能源利用技术 煤质 太阳能集热器 锅炉预热器 满负荷运行 干燥能力 高温熔盐 锅炉设计 系统利用 耦合 干燥剂 高能级 换热器 换热 煤种 配风 电厂 燃烧 再生 出口 | ||
利用菲涅尔式太阳能熔盐集热工质加热燃煤锅炉热一次风的系统,涉及新能源利用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当电厂燃用的煤种水分高时,磨煤机干燥出力不足,导致锅炉热一次风的温度不能满足要求的问题。本发明将可再生的太阳能资源与燃煤锅炉耦合,形成太阳能的高能级利用系统。通过菲涅尔式太阳能集热器将太阳能资源集热到熔盐内,获得的高温熔盐通过换热器将热量换热给锅炉预热器出口的热一次风,加热热一次风,使热一次风的温度达到锅炉设计值、并作为制粉系统的干燥剂进入磨煤机,从而提高了制粉系统的干燥能力,实现燃烧配风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使锅炉能够带满负荷运行,能够彻底解决燃用高水分煤质,磨煤机干燥出力不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利用太阳能对燃煤锅炉热一次风加热。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动力煤价格的波动等因素导致很多电厂实际燃用煤质往往不是设计煤质,有时为了追求更高的效益,电厂燃烧的煤质与设计煤质存在较大差异。当实际燃用的煤种的水分比原设计煤种水分高时,就会导致电厂现有磨煤机干燥出力不足,同时受到脱硝装置投运温度要求的限制,不能通过提高预热器入口烟温来提升热一次风的温度,导致锅炉热一次风温达不到设计值,对锅炉内煤粉燃烧不利,从而导致锅炉不能带满负荷运行,电厂机组经济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当电厂燃用的煤种水分高时,磨煤机干燥出力不足,导致锅炉热一次风的温度不能满足要求的问题,现提供利用菲涅尔式太阳能熔盐集热工质加热燃煤锅炉热一次风的系统。
利用菲涅尔式太阳能熔盐集热工质加热燃煤锅炉热一次风的系统,包括:菲涅尔式太阳能集热器和换热器;菲涅尔式太阳能集热器用于将太阳能的热量收集至熔盐内,收集热量后的熔盐用于通过换热器将热量交换给燃煤锅炉空气预热器输出的热一次风。
上述菲涅尔式太阳能集热器位于地面或厂房顶部,菲涅尔式太阳能集热器的热熔盐出口与换热器的热熔盐入口连通,换热器的冷熔盐出口与菲涅尔式太阳能集热器的冷熔盐入口连通,燃煤锅炉空气预热器的出风口与换热器的入风口连通。
上述换热器的出风口与磨煤机的入料口连通,换热器输出的热一次风作为干燥剂用于对煤进行干燥。
上述系统还包括高温熔盐储罐,高温熔盐储罐用于收集太阳能加热后的高温熔盐。
上述换热器与磨煤机之间的通路上串联有混料箱,混料箱还与原煤仓连通,混料箱用于将加热后的热一次风与原煤进行混合。
本发明将可再生的太阳能资源与燃煤锅炉耦合,形成太阳能的高能级利用系统。通过菲涅尔式太阳能集热器将太阳能资源集热到熔盐内,获得的高温熔盐通过换热器将热量换热给锅炉预热器出口的热一次风,加热热一次风,使热一次风的温度达到锅炉设计值、并作为制粉系统的干燥剂进入磨煤机,从而提高了制粉系统的干燥能力,实现燃烧配风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使锅炉能够带满负荷运行,能够彻底解决燃用高水分煤质,磨煤机干燥出力不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系统应用在锅炉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参照图1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利用菲涅尔式太阳能熔盐集热工质加热燃煤锅炉热一次风的系统,包括:菲涅尔式太阳能集热器1和换热器4;
菲涅尔式太阳能集热器1用于将太阳能的热量收集至熔盐内,收集热量后的熔盐用于通过换热器4将热量交换给燃煤锅炉空气预热器2输出的热一次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473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