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度可调的安全采血针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47411.2 | 申请日: | 201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9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丁友江;翟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聚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151 | 分类号: | A61B5/151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陈骏键 |
地址: | 2014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体 锁件 调节器 按钮 安全采血针 深度可调 针尖 采血 针座 体内 侧部设置 配合连接 前端设置 固定件 可调节 连接杆 疼痛感 接件 尾端 扎破 扎伤 人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度可调的安全采血针,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设置有固定在针座上的针尖,所述管体的尾端设置有顶部按钮,所述顶部按钮通过固定件与一脱锁件连接,所述脱锁件与一设置在所述管体内的卡接件配合连接,所述脱锁件通过连接杆与所述针座连接且所述脱锁件的侧部设置有侧部按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体的前端设置有用以可调节所述针尖扎伤深度的调节器,所述调节器与所述管体的前端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调节器能够针对不同人群对采血针扎入的深度进行调节,并且扎破时间极短,减轻采血时的疼痛感,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性能稳定,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度可调的安全采血针。
背景技术
国内目前大约有2000万人数进行微量末梢血采集,但基本上采用的都是不锈钢针扎伤采集,采血针扎入深度完全依靠采血医护工作者的经验,要求甚高,且效率慢,或者也有部分医护工作者采用采血笔配针头进行采血,这个成本相对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深度可调的安全采血针,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深度可调的安全采血针,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设置有固定在针座上的针尖,所述管体的尾端设置有顶部按钮,所述顶部按钮通过固定件与一脱锁件连接,所述脱锁件与一设置在所述管体内的卡接件配合连接,所述脱锁件通过连接杆与所述针座连接且所述脱锁件的侧部设置有侧部按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体的前端设置有用以可调节所述针尖扎伤深度的调节器,所述调节器与所述管体的前端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管体上设置有用以限制所述针座移动的安全栓。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器和所述管体的前端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管体的前端设置有刻度线。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顶部按钮上设置有弹簧件。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管体内还设置有弹簧件和弹簧限位块,所述弹簧件与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弹簧限位块固定在所述管体的内壁且与所述连接杆平行设置。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调节器能够针对不同人群对采血针扎入的深度进行调节,并且扎破时间极短,减轻采血时的疼痛感,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性能稳定,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深度可调的安全采血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见图1所示的一种深度可调的安全采血针,包括管体10,管体10内设置有针尖11,针尖11固定在针座12上,管体10的尾端10b设置有顶部按钮20,顶部按钮20上设置有弹簧件20a,弹簧件20a便于顶部按钮20能够伸缩运动。顶部按钮20通过固定件30与一脱锁件40连接,脱锁件40与一设置在管体10内的卡接件50配合连接,脱锁件40通过连接杆60与针座12连接,且脱锁件40的侧部设置有侧部按钮41。脱锁件40和卡接件50能够使针尖11固定在管体10内,防止针尖11伸出管体10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聚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聚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474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离血清的真空采血管及其方法
- 下一篇:基于智能分析的心理评估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