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退火炉比例控制型烧嘴空燃比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47842.9 | 申请日: | 201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60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乔梁;任伟超;付振兴;张学范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首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00 | 分类号: | G06F17/00;C21D1/34;C21D1/26;C21D9/56;C21D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马苗苗 |
地址: | 0632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退火炉 比例 控制 型烧嘴空燃 方法 系统 | ||
1.一种退火炉比例控制型烧嘴空燃比控制方法,用于控制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退火炉的加热功率、空气流量设定值和实际空气量值;
判断所述加热功率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以及所述空气流量设定值与所述实际空气量值的差值是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
若所述加热功率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且所述空气流量设定值与所述实际空气量值的差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则将所述空气流量设定值设置为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和补偿后的实际燃气量值之间较小的值,获得设置后的空气流量设定值;将所述退火炉的燃气流量设定值设置为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和补偿后的实际空气量值之间较大的值,获得设置后的燃气流量设定值;使所述退火炉按设置后的空气流量设定值和设置后的燃气流量设定值运行;
若所述加热功率大于第一预设值,且所述空气流量设定值与所述实际空气量值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值,则将所述空气流量设定值设置为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和补偿后的实际燃气量值之间较大的值,获得设置后的空气流量设定值;将所述退火炉的燃气流量设定值设置为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和补偿后的实际空气量值之间较小的值,获得设置后的燃气流量设定值;使所述退火炉按设置后的空气流量设定值和设置后的燃气流量设定值运行;
所述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获得的方法,包括:
使用理论燃气量值乘以预设的补偿空燃比,获得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
所述理论燃气量值的获得方法,包括:
其中,Fgas-0表示理论燃气量,P表示加热功率,LCV表示燃气热值,i表示烧嘴标号,取值范围1~N,N表示退火炉的烧嘴总个数,wi表示第i个烧嘴功率;
所述预设的补偿空燃比的获得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退火炉的最优空燃比;
基于所述最优空燃比,获得所述预设的补偿空燃比;
所述基于最优空燃比,获得所述预设的补偿空燃比,具体包括:
其中,rc表示预设的补偿空燃比,β表示退火炉的烧嘴补偿空燃比,n表示退火炉的烧嘴故障个数,N表示退火炉的烧嘴总个数,r表示最优空燃比;
所述最优空燃比的获得方法,包括:
其中,α表示退火炉的烟气中的残氧量系数,r0表示燃气的理论空燃比,EO2表示退火炉所需残氧量;
所述补偿后的实际燃气量值获得的方法,包括:
使用实际燃气量值乘以预设的补偿空燃比,获得补偿后的实际燃气量值;
所述补偿后的实际空气量值获得的方法,包括:
使用实际空气量值乘以预设的补偿空燃比,获得补偿后的实际空气量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值为30%;所述第二预设值为-150。
3.一种退火炉比例控制型烧嘴空燃比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退火炉的加热功率、空气流量设定值和实际空气量值;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加热功率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以及所述空气流量设定值与所述实际空气量值的差值是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
空气限幅模块,用于若所述加热功率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且所述空气流量设定值与所述实际空气量值的差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则将所述空气流量设定值设置为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和补偿后的实际燃气量值之间较小的值,获得设置后的空气流量设定值;将所述退火炉的燃气流量设定值设置为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和补偿后的实际空气量值之间较大的值,获得设置后的燃气流量设定值;使所述退火炉按设置后的空气流量设定值和设置后的燃气流量设定值运行;
燃气限幅模块,用于若所述加热功率大于第一预设值,且所述空气流量设定值与所述实际空气量值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值,则将所述空气流量设定值设置为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和补偿后的实际燃气量值之间较大的值,获得设置后的空气流量设定值;将所述退火炉的燃气流量设定值设置为补偿后的理论燃气量值和补偿后的实际空气量值之间较小的值,获得设置后的燃气流量设定值;使所述退火炉按设置后的空气流量设定值和设置后的燃气流量设定值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首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首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4784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