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48346.5 | 申请日: | 201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9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暴伟;张超;周云;庞力维;黄伟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2/56 | 分类号: | E04B2/5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郝传鑫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楼板 装配式剪力墙 剪力墙 模块化 墙板模块 整体预制 板墙 垂直交叉 梁板 结构整体性 装配式结构 节点连接 结构施工 梁板模板 施工效率 相邻模块 施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块化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模块化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包括梁板墙模块、墙板模块和梁板模块,所述梁板墙模块包括整体预制的第一梁、第一楼板以及第一剪力墙,所述第一剪力墙与第一楼板垂直交叉布置,所述第一梁固定连接在第一楼板下侧,所述墙板模块包括整体预制的第二剪力墙以及第二楼板,所述第二剪力墙与第二楼板垂直交叉布置,所述梁板模板包括整体预制的第二梁和第三楼板,所述第二梁固定连接在第三楼板下侧,所述梁板墙模块、墙板模块和梁板模块中的相邻模块相连接。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装配式结构,本发明的模块化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施工更加简单,施工效率更高,结构整体性好、节点连接更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结构是指以工厂化生产的预制构件为主,通过现场装配的方式设计建造的建筑结构,是我国建筑结构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与传统的建筑结构相比,装配式建筑结构能够减少建筑垃圾,更符合绿色施工的节能、节材、节水、环保以及可持续发展等要求;其构件能够工厂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效。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受力性能主要受预制构件连接节点传力可靠性的影响,柱柱连接、梁板柱连接和梁梁连接节点部位受力非常复杂,在地震作用下尤为突出。同时,装配式构件的连接方式也影响到结构传递和工程安装施工。
目前,装配式建筑结构的梁、墙、板一般需单独预制,楼板主要采用预制楼板、现场浇筑或叠合板的形式。现场施工时通过螺栓或焊接的方式进行梁、墙、板的拼装,梁墙拼装完成后安装楼板。采用该形式的装配式结构现存在以下缺点:现浇混凝土楼板施工速度慢,且模板用量大,易造成环境污染;传统的预制混凝土楼板整体性能较差;叠合板虽然整体性能优于传统的预制混凝土楼板,但仍存在现场湿作业,影响施工效率;结构节点较多,现场施工复杂,且节点区现场焊接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块化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装配式结构现场施工复杂、施工速度慢、结构整体性差、节点连接不可靠等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模块化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模块化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包括梁板墙模块、墙板模块和梁板模块,所述梁板墙模块包括整体预制的第一梁、第一楼板以及第一剪力墙,所述第一剪力墙与第一楼板垂直交叉布置,所述第一梁固定连接在第一楼板下侧,所述墙板模块包括整体预制的第二剪力墙以及第二楼板,所述第二剪力墙与第二楼板垂直交叉布置,所述梁板模板包括整体预制的第二梁和第三楼板,所述第二梁固定连接在第三楼板下侧,所述梁板墙模块、墙板模块和梁板模块中的相邻模块相连接。
所述梁板墙模块中的第一梁与相邻梁板模块中的第二梁螺栓连接或焊接,实现梁板墙模块与梁板模块的连接。
所述梁板模块中的第二梁与相邻梁板模块中的第二梁螺栓连接或焊接,实现相邻梁板模块的连接。
所述墙板模块中的第二剪力墙与相邻梁板模块中的第二梁螺栓连接或焊接,实现梁板模块与墙板模块的连接。
所述第二剪力墙包括检错布置的横向剪力墙和纵向剪力墙。
所述第二梁包括交错布置的横梁和纵梁。
所述第一梁与第一剪力墙交错布置,且第一剪力墙延伸至第一楼板上下两侧。
所述第一剪力墙的截面呈T形、L形或一字形。
本发明的一种模块化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施工方法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模块化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剪力墙结构分为多个梁板墙模块、墙板模块和梁板模块;
(2)整体预制梁板墙模块、墙板模块和梁板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学,未经广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483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