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F型钢的三辊轧制装置及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49172.4 | 申请日: | 2019-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8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霍喜伟;纪进立;宋玉卿;孙晓庆;田志灿;马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08 | 分类号: | B21B1/08;B21B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陈琳琳;张红生 |
地址: | 2711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斜腿 立辊 轧辊 轧制 三辊轧制 上水平辊 下水平辊 表面缺陷 上下相对 受力状态 轧钢设备 成材率 水平辊 刮丝 减小 压入 轧钢 加工 优化 配合 | ||
1.一种F型钢的三辊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上水平辊(1)、下水平辊(2)和立辊(3);所述上水平辊(1)与下水平辊(2)呈上下相对放置,且立辊(3)位于二者的相同一侧;三者共同配合形成了一个F形空间(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型钢的三辊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水平辊(1)的底部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主台阶状结构和第二主台阶状结构,且二者之间通过两个彼此错位连接的腹板上水平段(5)和翼板上水平段(6)一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F型钢的三辊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台阶状结构包括依次顺序连接的第一垂直段(7)、第一水平段(8)、与垂直方向呈5-20°夹角的第一斜线段(9);第一垂直段(7)、第一水平段(8)、第一斜线段(9)之间的连接处均为过渡圆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F型钢的三辊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台阶状结构包括依次顺序连接的第二垂直段(10)、第二水平段(11)、与垂直方向呈5-20°夹角的第二斜线段(12);第二垂直段(10)、第二水平段(11)、第二斜线段(12)之间的连接处均为过渡圆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型钢的三辊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平辊的顶部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从台阶状结构和第二从台阶状结构,且二者之间通过彼此连接的腹板下水平段(13)、中间腿槽(14)和翼板下水平段(15)一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F型钢的三辊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从台阶状结构包括依次顺序一体连接的与垂直方向呈5-20°夹角的第三斜线段(16)、第三水平段(17)、与垂直方向呈5-20°夹角的第四斜线段(18);第三斜线段(16)、第三水平段(17)、第四斜线段(18)之间的连接处均为过渡圆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F型钢的三辊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从台阶状结构包括依次顺序一体连接的第五斜线段(19)、与垂直方向呈5-20°夹角的第六斜线段(20)、第四水平段(21);第五斜线段(19)、第六斜线段(20)、第四水平段(21)之间的连接处均为过渡圆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型钢的三辊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辊的一侧设有第三台阶状结构和外腿斜线段(22);第三台阶状结构位于外腿斜线段(22)之上;第三台阶状结构与第一主台阶状结构配合,且二者之间的缝隙呈矩形状;外腿斜线段(22)与第一从台阶状结构配合,且二者之间的缝隙呈矩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F型钢的三辊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从台阶状结构包括依次顺序一体连接的第三垂直段(23)、第五水平段(24)、与垂直方向呈5-20°夹角的第七斜线段(25);第三垂直段(23)、第五水平段(24)、第七斜线段(25)之间的连接处均为过渡圆弧。
10.一种F型钢的三辊轧制装置的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上述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F型钢的三辊轧制装置实现,该方法包括:
将上水平辊(1)置于下水平辊(2)的正上方,且上水平辊(1)的腹板上水平段(5)和翼板上水平段(6)分别与下水平辊(2)的腹板下水平段(13)、中间腿槽(14)和翼板下水平段(15)相对;
将立辊(3)置于上水平辊(1)和下水平辊(2)的一侧,且压紧立辊(3)的外腿斜线段(22)与下水平辊(2)的第一从台阶状结构之间形成的矩形状缝隙,形成F型钢的结构;
保持上水平辊(1)固定不动,下水平辊(2)向上移动,可减小F型钢横向段的厚度;保持上水平辊(1)固定不动,下水平辊(2)向下移动,可增大F型钢横向段的厚度;
保持下水平辊(2)固定不动,立辊(3)向左移动,可增大F型钢外部突出段的厚度;保持下水平辊(2)固定不动,立辊(3)向右移动,可减小F型钢外部突出段的厚度;
保持上水平辊(1)向下移动,压紧立辊(3)的第三台阶状结构与上水平辊(1)的第一主台阶状结构之间形成的矩形状缝隙,控制立辊(3)的偏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4917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