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地电磁测深资料时间域压噪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49615.X | 申请日: | 2019-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26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清礼;郑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3/38 | 分类号: | G01V3/38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江慧 |
地址: | 4301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地 电磁 测深 资料 时间 域压噪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地电磁测深资料时间域压噪的方法及系统,属于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时间域中噪音压制困难的问题。一种大地电磁测深资料时间域压噪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读取时间序列的电磁场数据,将所述时间序列的电磁场数据分隔成若干波段,形成电磁场数据波段;获取噪音的频率范围,将落在噪音频率范围内的电磁场数据波段对应的数据设置为零;将所有电磁场数据波段重构为一个完整的电磁场数据。实现了在时间域中方便、快捷的实现了对噪声的有效压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地电磁测深资料时间域压噪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大地电磁测深(MT)是20世纪50年代由前苏联地球物理学界Wait提出的利用天然电磁场进行资源勘探一种电磁勘探方法;其使用的电磁波的频率范围从320Hz到0.00055Hz,其中6Hz-0.00055Hz是低频段;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无论是资料采集的仪器还是资料处理的方法、软件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该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石油勘探、地热调查和深部地质结构调查诸多领域,取得了比较明显的地质效果。
但是,由于该方法采用的场源信号是天然电磁场,相较于人工源方法,其信号较弱,易受工业用电等各种人文电磁场的干扰,导致信噪比低,使得低频段资料质量比较差。在绝大部分地区应用该方法时,其效果大打折扣。到目前为止,在压制噪音提高信噪比方面,一些学者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方法,远参考技术、Robust技术等等;远参考技术一方面要设立一个远参考观察站,增加了野外施工的成本,同时对于强干扰区来说没有效果;在不增加野外施工成本的前提下,改善低频段资料质量非常重要;目前压制噪音的研究非常多,但这些方法都是在频率域中进行,因为其压制效果不理想;而在时间域压制噪音,虽然非常困难,但却比较有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大地电磁测深资料时间域压噪的方法及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时间域中噪音压制困难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的提供一种大地电磁测深资料时间域压噪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读取时间序列的电磁场数据,将所述时间序列的电磁场数据分隔成若干波段,形成电磁场数据波段;
获取噪音的频率范围,将落在噪音频率范围内的电磁场数据波段对应的数据设置为零;
将所有电磁场数据波段重构为一个完整的电磁场数据。
进一步地,将所述时间序列的电磁场数据分隔成若干波段,具体包括:
步骤S11、将时间序列的电磁场数据进行隔点抽样,得到对应的奇数序列和偶数序列;
步骤S12、在所述奇数序列和偶数序列中,若存在其下一顺序位置有对应奇数序列项的偶数序列项,则将该偶数序列项减去与该偶数序列项下一顺序位置对应的奇数序列项的一半以及与该偶数序列项处于相同顺序位置的奇数序列项的一半,得到变换后的偶数序列项;
若存在其下一顺序位置没有对应奇数序列项的偶数序列项,将该偶数序列项减去与其处于相同顺序位置的奇数序列项,得到变换后的偶数序列项;所有变化后的偶数序列项形成了变换后的偶数序列;
在所述奇数序列和偶数序列中,若存在与偶数序列项具有相同顺序位置的奇数序列项,则将处于相同顺序位置的奇数序列项和变换后的偶数序列项对应相加,得到变换后的奇数序列项;
若存在与偶数序列项没有相同顺序位置的奇数序列项,则对该奇数序列项加上与该奇数序列项前一顺序位置对应的变换后的偶数序列项,得到变换后的奇数序列项;所有变换后的奇数序列项形成了变换后的奇数序列;
步骤S13、对变换后的奇数序列再次进行隔点抽样,得到对应的奇数序列和偶数序列;
步骤S14、执行步骤S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496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物品检测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智能化X光安全检测设备人像集成平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