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iC基复相陶瓷固化体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49898.8 | 申请日: | 2019-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231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滕元成;王文;曹雪;吴浪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573 | 分类号: | C04B35/573;C04B35/577;C04B35/575;C04B35/622;C03C6/04;C03C12/00;G21F9/30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06 | 代理人: | 刘克勤 |
地址: | 62101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ic 基复相 陶瓷 固化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iC基复相陶瓷固化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为:以ZnO、CaO、Al2O3、SiO2为原料,经球磨、烘干、煅烧、球磨、烘干,制得ZCAS玻璃;以硅粉、石墨、ZCAS玻璃为原料,经球磨、烘干、煅烧,制得SiC‑ZCAS复相粉体;加入聚乙烯醇溶胶,混料、造粒,压制成型;将成型坯体热处理后置于真空热压烧结炉中烧结,即制得SiC基复相陶瓷固化体。本发明采用安全廉价的原料,简便实用的真空热压烧结技术,在较低温度下制备抗辐照稳定性、化学稳定性、机械稳定性、热稳定性优异的SiC基复相陶瓷固化体,本发明制得的SiC基复相陶瓷固化体适用于安全处理因核反应堆退役而产生的高放射性石墨废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放射性废物的固化处理,涉及一种SiC基复相陶瓷固化体的制备方法。适用于高放射性石墨废物的陶瓷固化处理。本发明制得的SiC基复相陶瓷固化体特别适用于安全处理因核反应堆退役而产生的高放射性石墨废物,使放射性的14C核素稳定固化在SiC陶瓷晶格中,以满足深地质处置要求。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和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能源结构的加快转型,在资源、经济、安全方面,核能仍作为优选的能源,但产生的放射性废物制约了核科学与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安全有效处理处置放射性废物是国内外面临的难题。石墨在核反应堆中广泛用作中子慢化剂、反射层材料和核燃料套管等,因核反应堆的退役,世界范围内累积的放射性石墨高达25万吨,随着二代石墨堆夫人退役以及四代堆的部署,退役的放射性石墨数量将持续增加,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威胁,因此放射性石墨的安全处理处置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放射性石墨根据活度高低可分为中低放和高放石墨,其中高放石墨除可燃、具有魏格纳能外,因含有的放射性核素半衰期长,比如14C(5730年)、41Ca(103000年)、59Ni(76000年)等具有放射性活度高、危害大,其处理技术要求高,是退役石墨处理处置的难点。
根据《放射性废物管理规定》,高放废物经安全处理之后需要进行深地质处置。国内外针对放射性石墨处理的研究较少,对高放石墨处理处置的报道甚少。现有技术中,放射性石墨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焚烧、蒸汽热解、水泥固定、陶瓷固化等,焚烧和蒸汽热解主要的特点是能大幅度减容,但避免不了14C和易挥发核素的排放;水泥固定虽已有工程应用,但水泥固化增容较大、未能避免魏格纳能的影响且在深地质储存中的长期稳定性受到质疑,使得其工程应用并未推广。考虑到技术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焚烧、蒸汽热解、水泥固定等适合中低放石墨的处理,高放石墨的处理处置需要陶瓷固化才能满足要求。
针对高放石墨的固化处理,国内外对高温自蔓延发合成TiC-Al2O3基陶瓷固化高放石墨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该方法在固化处理过程中有废气(CO、CO2等)放出,固化体的致密性差,未反应的石墨和副产物较多,固化体性能有待提高,特别是固化体增容比很大(理论上固化体是石墨重量的10.6倍,实际可达20倍以上),处置费用极其昂贵。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科技大学,未经西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498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