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轨打孔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50513.X | 申请日: | 2019-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9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陈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固德轴承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39/16 | 分类号: | B23B39/16;B23B47/00;B23Q11/10;B23B51/06;B21D3/00 |
代理公司: | 33109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郑阳政<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323000浙江省丽***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轨 钻头总成 压块 固定机构 横向校直 比对 横向分布 打孔机 支撑板 钻头 驱动 驱动机构 上下方向 分合 夹持 孔位 台钻 钻孔 转动 电机 费力 配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轨打孔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进钻机构、若干沿横向分布的钻头总成和位于钻头总成下方的线轨固定机构,所述钻头总成包括朝下的钻头和驱动钻头转动的电机,所述线轨固定机构包括支撑板、设置在支撑板上的横向校直比对条、3个沿横向分布的压块和驱动压块沿纵向移动而配合所述横向校直比对条夹持住线轨的压块驱动机构,3个所述压块位于所述横向校直比对条的同一侧,所述进钻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钻头总成和线轨固定机构沿上下方向分合。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打出的孔的位置精度高的线轨打孔机,解决了人工用台钻进行钻孔所存在的费力且孔位精度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木头及轨道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线轨打孔机。
背景技术
在线轨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在一根线轨上钻出多个沿线轨长度方向分布的孔,现有的打孔方式为通过人工在台钻上进行逐一钻孔的,该方式存在钻孔费力而且不能够对以打孔面位于端面上的弧形弯曲(打孔面位于周面上的弧形弯曲则能够在线轨安装过程中通过螺栓的锁紧来进行校直且不影响在线轨上滑行时的直线度故对打孔时的位置精度影响小)的线轨进行校直后进行打孔,以下称线轨产生的以打孔面位于端面上的弧形弯曲为滑行方向弯曲,现有的打孔方式对滑行方向弯曲的线轨进行打孔时打出的孔的位置精度低,产生滑行方向弯曲的线轨如图4所示;打孔过程中需要通过人工注入冷却液进行冷却,故冷却不便;以钻头下移的方式来实现进钻,多个钻头一起同步钻孔时进钻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打出的孔的位置精度高的线轨打孔机,解决了人工用台钻进行钻孔所存在的费力且孔位精度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旨在进一步提供一种能够在钻过过程中方便地输出冷却液进行冷却的线轨打孔机,解决了现有的通过输油结构从钻头旁边输入冷却液给钻孔内进行冷却所存在的冷却不便而且冷却液不能够方便地输入钻出的孔的内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旨在进一步提供一种冷却液输出冷却液的过程中不容易输出储液箱内的沉淀物的线轨打孔机,以提高输出的冷却液的洁净度和防止冷却液输送管路产生堵塞。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通过工件移动来实现进钻的线轨打孔机,解决了通过钻头移动来实现进钻的方式在多个钻头同时进行钻孔时进钻不便的问题。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线轨打孔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进钻机构、若干沿横向分布的钻头总成和位于钻头总成下方的线轨固定机构,所述钻头总成包括朝下的钻头和驱动钻头转动的电机,所述线轨固定机构包括支撑板、设置在支撑板上的横向校直比对条、3个沿横向分布的压块和驱动压块沿纵向移动而配合所述横向校直比对条夹持住线轨的压块驱动机构,3个所述压块位于所述横向校直比对条的同一侧,所述进钻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钻头总成和线轨固定机构沿上下方向分合。使用时,将线轨以待钻孔的一面朝上的方式搁置在支撑板上,如果线轨产生打孔面位于端面上的弯曲时,使线轨弯曲所形成的弧形的外周面朝向校直比对条,线轨位于校直比对条和压块之间,通过压块驱动机构驱动压块朝向校直比对条靠拢,使得线轨同三个压块抵接在一起而且压块接触的部位的远离压块的一侧同校直比对条抵接在一起,该作用的结果为使得如果线轨有滑行方向弯曲时被校直,然后电机驱动钻头转动,进钻机构使得所有的钻头一起同步和线轨靠拢,从而在线轨上打出数量同钻头总成数量一样多的孔。本技术方案能够同时打出多个孔,因此较于通过台钻进行逐一打开的方式而言方便省力快速。同步打出多个孔,能够方便地保证孔的位置精度。本技术方案的线轨固定机构能够对线轨进行校直,从而能够提高打出的孔的位置的精度。本技术方案通过校直比对条进行校直而不通过位于同一直线上的三个定夹块配合压块进行校直,能够避免校直过程中线轨朝远离压块的方向从相邻的定夹块之间变形而导致校直效果差。而且三点定位进行校直,校直效果好,如果两点进行定位校直则有时会产生终点弯曲方向改变而影响校直效果甚至难以进行校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固德轴承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固德轴承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505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