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酸盐岩储层自降滤酸压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650677.2 申请日: 2019-07-18
公开(公告)号: CN110439527B 公开(公告)日: 2022-03-11
发明(设计)人: 陈薇羽;赵立强;罗志锋;杜娟;刘平礼 申请(专利权)人: 西南石油大学
主分类号: E21B43/27 分类号: E21B43/27;C09K8/74
代理公司: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代理人: 袁英
地址: 610500 四***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碳酸盐 岩储层 降滤酸压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碳酸盐岩储层自降滤酸压方法,包括:(1)计算改造储层的破裂压力和裂缝延伸压力;(2)在高于地层破裂压力下向地层注入A剂,使地层产生裂缝;(3)在高于地层破裂压力下向地层注入B剂,使其延伸裂缝、沟通天然缝网;(4)在高于延伸压力、低于破裂压力下向地层泵入高刻蚀能力的酸液体系C剂,提高裂缝导流能力;(5)在低于地层破裂压力下注入顶替液D剂,将井筒中的酸液顶入地层;(6)关井、返排。所述A剂为胶凝酸或VES酸,B剂为自降滤胶凝酸或自降滤VES酸,C剂为闭合酸,D剂为顶替液。本发明利用自降滤体系在裂缝壁面形成沉淀型固体滤饼,进行暂堵降滤,工艺简单、易注入,降滤剂易分散、返排,且安全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过程中使用的暂堵降滤酸压工艺,特别是涉及一种碳酸盐岩储层自降滤酸压方法。

背景技术

酸压是碳酸盐岩储层增产的主要措施之一,而酸压过程中往往存在酸液沿酸蚀裂缝漏失的现象,影响沿主裂缝的延伸,酸压改造作用范围有限,导致酸压施工效果不佳甚至失败。因此,为了提高酸压作业效率,增加主裂缝延伸长度,需要控制酸液滤失,实现裂缝深部刻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用最普遍的措施就是在施工过程中引入降滤剂或增加酸液粘度达到酸液降滤的效果。

近年来,我国很多油田产量下降,常规的一次、二次采油后,仍有大量剩余油未采出,因此对于老油田的挖潜仍有大量工作要做。在能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增产作业已成为石油开采研究的重大课题。对于碳酸盐岩储层而言,增产改造措施对象越来越复杂,受部分深井、超深井深部地层的高温环境影响,改造目标从低渗、单井发展到中、高渗和整体油田。针对这一问题,为了防止酸液漏失,提高增产效率,增产措施中酸压降滤的要求就越来越高。

国内外对降滤失方法开展了大量研究,常用的有液体稠化降滤(纤维素及其衍生物、腐殖酸及其衍生物、改性淀粉、聚丙烯酰胺)和固相材料降滤(树脂类、纤维丝、硅粉)。“一种有机交联酸体系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CN109575905A)”、“一种阳离子型胶凝酸稠化剂及其制备方法”(CN106318369A)利用酸液増粘达到降滤的目的;“一种嵌入式高承压封堵剂 (CN108300435A)、“一种纤维素醚制备方法及由该方法获得的纤维素醚”(CN105111317A) 利用纤维达到暂堵降滤目的;“全油基钻井液用降滤失剂及制备方法”(CN104610936A)、“一种钻井液用降滤失剂及其制备方法”(CN102766240A)利用腐殖酸及其衍生物进行暂堵降滤;“一种两性酚醛树脂高温钻井液降滤失剂及其制备方法”(CN105154035A)、“一种压裂液纳米降滤剂及其合成方法”(CN103642482A)利用树脂类颗粒进行暂堵降滤。

以上降滤方法已发展成熟且应用广泛,但均有一定的局限性。液体稠化降滤主要是利用交联聚合物,稠化的酸液存在注入困难、破胶后残渣多的问题,固相降滤最大的问题就是注入性差、对注入设备磨损严重,难以实现有效降滤,且以上降滤方法均对储层及井筒条件有一定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酸盐岩储层自降滤酸压方法,该方法原理可靠,操作简便,是一种利用自降滤体系在碳酸盐岩储层条件下,在裂缝壁面形成沉淀型固体滤饼,进行暂堵降滤的酸压工艺。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耐温、耐盐、易注入,施工完成后暂堵性降滤剂易分散、返排,既具有良好的降滤失性能,同时又不会对地层造成严重污染,是一种安全、环保、简单的自降滤工艺。

为达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利用液相自降滤酸液体系在储层条件下发生化学、物理作用形成固相分散微粒,大量形成的分散微粒聚集,在酸压过程中达到暂堵降滤、转向酸化的作用,最终多角度沟通地层实现有效酸化的目的。由于本发明向地层注入的是液体,相对于聚合物而言,具有更好的耐温耐盐性能和注入性能,相对于固相暂堵剂而言,具有易注入性、有效降滤、减少设备管线磨损的效果。同时具有施工后分散微粒易返排,对地层低伤害的有益效果。

一种碳酸盐岩储层自降滤酸压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506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