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原料煤中宏量分离显微组分富集物的工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51214.8 | 申请日: | 2019-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94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发明(设计)人: | 黄伟;王栋;王骏;涂椿滟;梁丽彤;彭泽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3B9/00 | 分类号: | B03B9/00;B03B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尔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45 | 代理人: | 于武江 |
地址: | 山西省太***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料 宏量 分离 显微 组分 富集 工艺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煤分离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从原料煤中宏量分离显微组分富集物的工艺方法,包括将原料煤进行破碎并进行筛分得到第一煤样和第二煤样;所述第一煤样的粒径属于第一粒径范围,所述第二煤样的粒径属于第二粒径范围;将所述第一煤样进行重介质旋流器分选;将所述第二煤样进行泡沫浮选。通过将重介质旋流器分选与泡沫浮选这两种方法相结合,达到从原料煤中宏量分离显微组分的目的,从而形成一条煤分质分级利用的新技术路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从原料煤中宏量分离显微组分富集物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煤是一种优质的化工原料,富含C、H、O、S、N等元素,甚至还有一些少量的稀有元素,这些稀有元素是一些化工化学品的重要组成,但是现阶段我国常用的煤炭利用方式是直接燃烧,而不是制造化工化学品。究其原因,是由于煤是一种结构非常复杂的非均相固体混合物。
煤是由组分与性质各异的有机化合物与无机矿物质组合而成的复杂混合物,其中的有机化合物形成了煤中不同的煤岩显微组分。煤中各显微组分的结构和性质不同,其在煤炭加工利用中的地位和用途也不同,如镜质组可较大比例用于配煤炼焦、液化等工业;惰质组的黏结性、成浆性、液化性等较差,但却是制备石墨、活性炭等炭材料的优质原料。
煤岩显微组分对煤炼焦工业、煤液化工业、煤燃烧、水煤浆工业、煤的氧化和气化以及原生沉积矿床和生物成矿等领域都有影响。因此,研究煤岩组分的加工利用特性,发展煤岩组分的分级利用是促进煤炭综合、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
但是目前,无论是等密度梯度分离、电浮选等方法,均未能将煤显微组分宏量分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从原料煤中宏量分离显微组分富集物的工艺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发明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一种从原料煤中宏量分离显微组分富集物的工艺方法,包括将原料煤进行破碎并进行筛分得到第一煤样和第二煤样;
所述第一煤样的粒径属于第一粒径范围,所述第二煤样的粒径属于第二粒径范围;
将所述第一煤样进行重介质旋流器分选;
将所述第二煤样进行泡沫浮选。
优选地,所述第一煤样的粒径大于第二煤样的粒径。
优选地,所述从原料煤中宏量分离显微组分富集物的工艺方法还包括将原料煤进行破碎后分成至少五个粒度范围进行煤岩显微组分含量分析,根据各粒度范围内煤样的显微组分解离程度及含量近似程度确定第一粒径范围和第二粒径范围。
优选地,所述从原料煤中宏量分离显微组分富集物的工艺方法还包括将原料煤进行破碎后分成至少七个粒度范围进行煤岩显微组分含量分析,根据各粒度范围内煤样的显微组分解离程度及含量近似程度确定第一粒径范围和第二粒径范围。
优选地,所述七个粒度范围为大于4mm、4-2mm、2-1mm、1-0.5mm、0.5-0.2mm、0.2-0.074mm、0.074mm以下。
优选地,所述第一粒径范围为0.2-2mm。
优选地,所述第二粒径范围为0-0.2mm。
优选地,所述重介质旋流器分选采用两段式进行富集-精细分选。
优选地,所述重介质旋流器分选具体为:将所述第一粒径煤样先送入第一重介质旋流器,第一重介质旋流器分离密度为1.30-1.45g/cm3,溢流处富集出镜质组富集物,底流送入第二重介质旋流器,第二重介质旋流器分离密度为1.45-1.55g/cm3,溢流处富集出惰质组富集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512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