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身份识别预处理方法、身份识别方法,及其设备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51274.X | 申请日: | 2019-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48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宋宜涛;黄冕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G06F21/32;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周嗣勇 |
地址: | 英属开曼群岛大开***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身份 识别 预处理 方法 及其 设备 系统 | ||
1.一种身份识别预处理方法,生物特征采集设备向自身的预设附近区域内广播无线信号,所述方法包括:
用户移动设备在进入所述的预设附近区域后,根据接收到的无线信号,将机主用户的生物特征以外的辅助识别因子与所述机主用户的身份标识上传给识别服务端;
所述识别服务端建立所述辅助识别因子与所述身份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对应关系用于在所述生物特征采集设备处对所述机主用户进行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识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用户移动设备上安装有对应于识别服务端的客户端程序;
用户移动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无线信号,将机主用户的生物特征以外的辅助识别因子与所述机主用户的身份标识上传给识别服务端,具体包括:
用户移动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调用所述客户端程序;
用户移动设备通过所述客户端程序,获取登录于所述客户端程序的机主用户的身份标识以及所述机主用户的生物特征以外的辅助识别因子;
用户移动设备通过所述客户端程序,将所述身份标识与所述辅助识别因子上传给识别服务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识别服务端对应有不止一个生物特征采集设备;
用户移动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无线信号,将机主用户的生物特征以外的辅助识别因子与所述机主用户的身份标识上传给识别服务端,具体包括:
用户移动设备从接收到的无线信号中提取所述生物特征采集设备的设备标识;
用户移动设备将所述设备标识、机主用户的生物特征以外的辅助识别因子以及所述机主用户的身份标识上传给识别服务端;
所述识别服务端建立所述辅助识别因子与所述身份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包括:
所述识别服务端建立所述设备标识、所述辅助识别因子、所述身份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生物特征采集设备向自身的预设附近区域内广播无线信号,具体包括:
生物特征采集设备向自身的预设附近区域内广播蓝牙信标Beacon信号;
或
生物特征采集设备向自身的预设附近区域内广播基于移动热点的联络Wi-Fi Aware信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识别服务端自建立所述对应关系的时间点起,经过指定时长后,解除所述对应关系。
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5任一项的身份识别预处理方法的身份识别方法,包括:
生物特征采集设备采集待识别用户的生物特征,作为采集生物特征,并将所述采集生物特征上传至识别服务端;
所述识别服务端确定匹配于所述采集生物特征的注册生物特征,并确定匹配的注册生物特征所关联的身份标识;
所述识别服务端若根据预先建立的对应关系确定存在对应于所述身份标识的辅助识别因子,且所述辅助识别因子已通过合法性验证,则将所述待识别用户的身份识别为所述身份标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用户移动设备上安装有对应于识别服务端的客户端程序;
生物特征采集设备将所述采集生物特征上传至识别服务端,具体包括:
生物特征采集设备将自身的设备标识与所述采集生物特征上传至识别服务端;
所述识别服务端若根据预先建立的对应关系确定存在对应于所述身份标识的辅助识别因子,且所述辅助识别因子已通过合法性验证,则将所述待识别用户的身份识别为所述身份标识,具体包括:
所述识别服务端若根据预先建立的对应关系确定存在对应于所述身份标识和所述设备标识的辅助识别因子,且所述辅助识别因子已通过合法性验证,则将所述待识别用户的身份识别为所述身份标识。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识别服务端在将所述待识别用户的身份识别为所述身份标识之后,解除所述身份标识与所述辅助识别因子之间的对应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未经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5127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