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10oz厚铜线路板的线路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52419.8 | 申请日: | 2019-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20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孙蓉蓉;从宝龙;郑威;孙淼;谷建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崇达电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06 | 分类号: | H05K3/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王文伶 |
地址: | 111600 辽宁省大连市经***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10 oz 铜线 线路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印制电路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10oz厚铜线路板的线路加工方法。本发明通过进行三次贴膜并控制贴膜速度,尤其配合使用DF‑40干膜,LDI曝光机曝光及显影后,可在板面上形成结合性好且精度高的线路图形,有利于后续蚀刻工序的进行,减小线宽线隙公差。曝光显影后静置0.25‑12h内进行蚀刻,在线路图形保护性能处于较佳的阶段进行蚀刻,可进一步保障蚀刻工序的进行。进行三次蚀刻,且控制前两次蚀刻的蚀刻速度为1.8m/min,第三次的蚀刻速度通过首板的切片分析数据进行微调,可克服10oz的厚铜线路蚀刻中出现的侧蚀问题,实现线宽线路的精细控制,减小公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制电路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10oz厚铜线路板的线路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印制电路行业,电源板是主要产品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对电压和电流参数的加大,对电源板的线路铜厚的要求也不断加大。对于线路铜厚为10oz的双面电源板,其制作难点之一是在双面覆铜板上加工形成满足一定线宽线隙要求的线路,保障线宽线隙在合格的公差范围内。对于线路铜厚小于2oz的线路板,采用常规的一次贴膜曝光显影完成图形转移然后进行蚀刻的方法即可制作满足线宽线隙要求的线路,而对于线路铜厚大于3oz的线路板,必须采用多次图形转移的方法才能减小线宽线隙的公差,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即使采用多次图形转移的方法,因受到压膜时间、压膜速度、蚀刻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仍难以稳定控制线宽线隙的公差,线路侧蚀问题仍然较为严重,难以满足产品对线宽线隙提出的更高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厚铜线路板制作中线宽线隙的公差难控制的问题,提供一种针对线路铜厚为10oz的线路板,可减轻侧蚀问题,减小线宽线隙公差的线路加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10oz厚铜线路板的线路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已进行板面清洁处理的双面覆铜板的两板面上分别依次进行三次贴膜,第一次贴膜的压膜速度为4.0m/min,第二次贴膜和第三次贴膜的压膜速度为1.0m/min。
优选的,使用PCB板面清洁机及新的粘尘纸对双面覆铜板进行板面清洁处理时,清洁速度为3.5m/min。
优选的,贴膜使用的感光干膜为DF-40干膜。
优选的,第一次贴膜使用PCB自动压膜机进行,第二次贴膜和第三次贴膜使用PCB手动压膜机进行。
S2、使用LDI曝光机对感光干膜进行对位曝光,然后进行显影,在板面上形成线路图形。
S3、对双面覆铜板进行蚀刻处理,蚀刻除去板面多余的铜。
优选的,在板面上形成线路图形后静置0.25-12h,然后对双面覆铜板进行蚀刻处理。
优选的,采用负片工艺在双面覆铜板上制作线路。
优选的,所述蚀刻处理包括依次进行的三次蚀刻,第一次蚀刻和第二次蚀刻的蚀刻速度均为1.8m/min,第三次蚀刻的蚀刻速度根据首板的切片分析所得蚀刻因子和蚀刻量进行设定;所述首板是指三次蚀刻均以1.8m/min的蚀刻速度进行的第一块双面覆铜板。
优选的,所述蚀刻处理的蚀刻药水:盐酸当量为2.0-2.6N,氯酸钠为18-48g/L,比重为1.28-1.36;温度为50-54℃;所述蚀刻处理的上喷压力2.7Kg/cm2,下喷压力2.4Kg/cm2,喷淋段的槽长为13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崇达电路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崇达电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524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