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MBBR与磁分离的污水自养处理系统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52542.X | 申请日: | 2019-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67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吴迪;周家中;韩文杰;殷建文;郑临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思普润水处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0 | 分类号: | C02F9/00;C02F3/30;C02F1/48;C02F1/52;C02F101/30;C02F101/16;C02F101/10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肖峰 |
地址: | 2665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mbbr 分离 污水 自养 处理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基于MBBR与磁分离的污水自养处理系统,其包括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器通过MBBR与磁分离沉淀二者结合的方式对污水进行处理,所述的反应器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池、缺氧池、好氧脱碳池、二沉池、第一自养脱氮池、第二自养脱氮池、好氧硝化池、脱气池、加药混合池、磁种加载池、絮凝反应池及终沉池;
还包括磁粉分离装置和磁粉回收装置,所述的磁粉分离装置与所述的终沉池的出泥管连接,所述的磁粉回收装置分别与磁粉分离装置、磁种加载池连接;
所述的磁粉分离装置与所述的磁粉回收装置之间通过进泥管连接,所述的磁粉回收装置与所述的磁种加载池之间通过磁种回流管连接;
在所述的厌氧池、缺氧池、第一自养脱氮池、第二自养脱氮池、好氧硝化池内均投加有悬浮载体;所述的悬浮载体密度为0.95-1.04g/cm3,空隙率>90%;位于厌氧池内的悬浮载体密度为0.95-0.97g/cm3、缺氧池内的悬浮载体密度为1.02-1.04g/cm3,悬浮载体有效比表面积为300-620m2/m3;位于第一自养脱氮池、第二自养脱氮池、好氧硝化池的悬浮载体密度为0.97-0.99g/cm3,悬浮载体有效比表面积为620-1200m2/m3;
在所述的厌氧池、缺氧池、第一自养脱氮池、第二自养脱氮池内设置有悬浮载体专用的第一搅拌器;所述第一自养脱氮池、第二自养脱氮池、好氧硝化池内设置有穿孔管曝气器;所述好氧脱碳池设置有微孔曝气器;所述加药混合池、磁种加载池、絮凝反应池内依次设置有第二搅拌器、第三搅拌器、第四搅拌器;
所述的厌氧池连接有进水管,所述的终沉池连接有出水管;
所述的二沉池连接有MBBR污泥排放管,所述终沉池还连接有磁分离污泥排放管;
所述好氧硝化池与缺氧池之间连接有硝化液回流管,位于好氧硝化池的一端作为进水口,位于缺氧池的一端作为出水口;所述的二沉池与所述的厌氧池之间连接有污泥回流管,位于二沉池的一端作为进泥端,位于厌氧池的一端作为出泥端;所述的MBBR污泥排放管与所述的污泥回流管共用部分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MBBR与磁分离的污水自养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池体之间通过隔板分隔,在所述的隔板上均设置有保持相邻池体连通的过水口,包括位于厌氧池与缺氧池之间隔板上的厌氧池过水口、位于缺氧池与好氧脱碳池之间隔板上的缺氧池过水口、位于好氧脱碳池与二沉池之间隔板上的好氧脱碳池过水口、位于二沉池与第一自养脱氮池之间隔板上的二沉池过水口、位于第一自养脱氮池与第二自养脱氮池之间隔板上的第一自养脱氮池过水口、位于第二自养脱氮池与好氧硝化池之间隔板上的第二自养脱氮池过水口,位于好氧硝化池与脱气池之间隔板上的好氧硝化池过水口、位于脱气池与加药混合池之间隔板上的脱气池过水口、位于加药混合池与磁种加载池之间隔板上的加药混合池过水口、位于磁种加载池与絮凝反应池之间隔板上的磁种加载池过水口及位于絮凝反应池与终沉池之间隔板上的絮凝反应池过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MBBR与磁分离的污水自养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厌氧池过水口的前方、所述的缺氧池过水口的前方、所述的第一自养脱氮池过水口的前方、所述的第二自养脱氮池过水口的前方均设置有第一拦截筛网,所述的第一拦截筛网为平板筛网,所述的第一拦截筛网的上沿在运行水位以下30cm,下沿高于运行水位的一半,所述的运行水位,其与所述的出水管的下沿安装高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MBBR与磁分离的污水自养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好氧硝化池过水口的前方设置有第二拦截筛网,所述的第二拦截筛网为滚筒筛网,所述的第二拦截筛网的上沿在运行水位的65%以下,下沿高于运行水位的35%,所述的运行水位,其与所述的出水管的下沿安装高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MBBR与磁分离的污水自养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穿孔管曝气器的开口方向朝下,开口孔径为4-6mm,安装高度位于池底以上3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思普润水处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思普润水处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5254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