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船舶机舱的抽气式再循环油气净化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53029.2 | 申请日: | 2019-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205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章叶川;冷文军;赵俊涛;施红旗;王世忠;王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周磊 |
地址: | 430205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船舶 机舱 抽气式 再循环 油气 净化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船舶机舱的抽气式再循环油气净化装置,包括制冷循环装置、集油箱、离心式分离装置、抽气式再循环装置和过滤净化装置,制冷循环装置包括换热器、冷凝器和空压机;离心式分离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离心叶轮;第二壳体的侧壁上的出口连接主排气管,主排气管上设置有油气浓度传感器,主排气管分别连接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抽气式再循环装置包括阀门A、第一引风机和止回阀;过滤净化装置的入口与第二支管连接,并且过滤净化装置的出口连接出气管,该出气管上设置有第二引风机。本发明主要是通过在冷凝和离心分离的空气出口,增加一个抽气式再循环装置作为旁路,可提高饱和油气的凝聚效率及提高整个系统的油气净化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气净化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船舶机舱的抽气式再循环油气净化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船舶机舱中存在着大量的机械设备,如主机系统、汽轮机、水泵等设备,需要应用机油对机械设备进行润滑、冷却和调速,在高温环境和高速旋转工况下,机油会释放出大量的油气,在船舶狭小的机舱内会不断积累,进而严重影响机舱中各类设备的安全运行和船员的身体健康,因此需要相应的油气净化装置对机舱空气中的油气进行有效净化。
传统的油气净化器主要运用过滤吸附、冷凝后分离或者相组合的原理进行油气净化,但是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弊端,如过滤吸附需要定时更换过滤滤芯,使用寿命有限,维护成本高,冷凝后分离的净化效率低,可能会有少量的油气和细小油滴残留,多级冷凝会使得设备结构复杂,尺寸较大。而船舶机舱具有油气浓度高、维护间隔时间长、空间有限等特点,因此传统的油气净化器很难适用于船舶机舱的油气净化。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船舶机舱的抽气式再循环油气净化装置及方法,该油气净化装置具有结构紧凑,油气净化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维护成本低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船舶机舱的抽气式再循环油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循环装置、集油箱、离心式分离装置、抽气式再循环装置和过滤净化装置,其中,
所述制冷循环装置包括换热器、冷凝器和空压机,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壳体及设置在该第一壳体内的换热管,所述冷凝器包括第二壳体及设置在该第二壳体内的冷凝管,所述换热管的入口与空压机的出口连接,所述换热管的出口与该冷凝管的入口连接并且这两者之间设置有膨胀阀,该冷凝器中的冷凝管采用氟利昂作为冷却介质,所述冷凝管的出口与空压机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一壳体的入口与进油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壳体的出口与第二壳体顶端的第一入口连接,所述第二壳体底端的出口与所述集油箱连接;
所述离心式分离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安装在该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的离心叶轮,该驱动电机的驱动轴竖直设置并且可转动安装在该第二壳体内部,该离心叶轮和第二壳体的侧壁上的第三出口均位于该冷凝管的下方;
所述第二壳体的侧壁上的第三出口连接主排气管,所述主排气管上设置有油气浓度传感器,所述主排气管分别连接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
所述抽气式再循环装置包括阀门A、第一引风机和止回阀,所述阀门A的一端安装在该第一支管上并且阀门A的另一端依次连接该第一引风机和止回阀,该止回阀与该第二壳体顶端的第二入口连接;
所述过滤净化装置的入口与第二支管连接,并且该过滤净化装置的出口连接出气管,该出气管上设置有第二引风机。
优选地,所述出气管上还设置有阀门B。
优选地,所述第二支管上设置有阀门C。
优选地,所述进油气管上设置有阀门D。
优选地,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的下部设置有多条导油槽,每条所述导油槽均与所述第二壳体底端的出口连通。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采用所述的用于船舶机舱的抽气式再循环油气净化装置进行油气净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530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