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燃高韧改性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53491.2 | 申请日: | 2019-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9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王艳秋;高敏;陈利猛;曹倩娜;张建;徐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科通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4 | 分类号: | C08L23/14;C08L51/06;C08K3/016;C08K5/00;C08F255/02;C08F222/06 |
代理公司: | 沈阳圣群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1 | 代理人: | 王玉信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改性 聚丙烯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阻燃高韧改性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材料原料按重量份数配比为:聚丙烯材料8303 77‑88份、增容剂2‑7份、抗氧剂0.1‑0.3份、润滑剂0.2‑0.5份,聚丙烯材料专用阻燃剂5‑8份、聚丙烯材料灼热丝阻燃剂5‑8份,防滴落剂0.1‑0.3份;通过将部分原料充分混匀,将混合物料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将挤出的物料用切粒机切粒、振动筛筛分、干燥等处理,再将聚丙烯材料粒、增容剂、混合抗氧剂、润滑剂、聚丙烯材料专用阻燃剂、聚丙烯材料灼热丝阻燃剂,防滴落剂进行充分混匀,再将二次混合物料投入双螺杆挤出机,得到所述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阻燃高韧改性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丙烯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通用型热塑性树脂,总量仅仅次于聚乙烯和聚氟乙烯,是第三大通用树脂。自1957年聚丙烯实现工业化以来,已成为通用热塑性树脂中历史最短、发展和增长最快的品种。聚丙烯生产工艺简单、原料来源丰富、产品透明度高、无度、密度小
易加工、具有韧性、挠曲性、耐化学品性、电绝缘性好,而且易于进行共聚、共混、填充、增强改性以及合金化等,已经在化工、化纤、建筑、轻工、家电、汽车、包装等工业和医疗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与我们的生产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但是聚丙烯最大的缺点之一就是易燃。其氧指数(LOI)只有17.4-18.5,燃烧速度快,发热量大,而且伴有熔滴现象,很容易引起火灾,若想要更广泛的应用聚丙烯,对其阻燃性能的研究是很重要的。
聚丙烯在空气中高温受热时,会发生随机断链反应,导致一些列的热氧降解及热降解,分解成挥发性的可燃性小分子,可燃物浓度足够高时,即可发生燃烧。阻燃机理:聚合物材料的燃烧是由热源、空气、可燃物及自由基反应四个要素组成。所以从本质上讲,阻燃作用是通过减缓或阻止其中一个或者几个要素来实现的,其中包括六个方面:提高材料热稳定性、捕捉游离基、形成非可燃性保护膜。吸收热量、形成重质气体隔离层、稀释氧气和可燃性气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阻燃高韧改性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提高了聚丙烯的阻燃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阻燃性较好且高韧的改性聚丙烯材料组合物,其原料按重量份数配比如下:聚丙烯材料 8303 77-88份、增容剂2-7份、抗氧剂0.1-0.3份、润滑剂0.2-0.5份,聚丙烯材料专用阻燃剂5-8份、聚丙烯材料灼热丝阻燃剂5-8份,防滴落剂0.1-0.3份
优选原料组成按重量份数配比如下:聚丙烯材料粒 79-85份、增容剂3-5份、抗氧剂0.2-0.3份、润滑剂0.3-0.5份,聚丙烯材料专用阻燃剂6-8份、聚丙烯材料灼热丝阻燃剂6-8份,防滴落剂0.2-0.3份
优选地,聚丙烯材料粒为共聚聚丙烯材料:韩国SK R370Y、沙伯基础 513MK46以及巴塞尔 EF540V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抗氧剂为质量比为1:2的受阻酚类抗氧剂1010与亚磷酸酯抗氧剂168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润滑剂为乙撑双硬脂酰胺。
优选地,所述聚丙烯材料专用阻燃剂为东莞市华顺阻燃材料公司共聚聚丙烯材料专用阻燃剂。
优选地,所述聚丙烯材料灼热丝阻燃剂为瑞鸿化工材料公司聚丙烯聚丙烯材料灼热丝阻燃剂。
优选地,所述聚丙烯材料防滴落剂为日本大金防滴落剂。
优选地,所述增容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聚乙烯类弹性体75-80份、茂金属聚乙烯-20-25份、马来酸酐0.7-0.9份、过氧化二异丙苯0.1-0.3份、硬脂酸锌0.3-0.5份、受阻酚类抗氧剂1010 0.2-0.3份,。
所述阻燃性较好的高韧改性聚丙烯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科通塑胶有限公司,未经沈阳科通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534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