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堰塞湖危险性分级和溃决型泥石流及山洪险情预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53625.0 | 申请日: | 2019-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338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蒋先刚;陈鹏帅;寇译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21/10 | 分类号: | G08B21/10;G08B21/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牛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55 | 代理人: | 丁剑 |
地址: | 625014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堰塞湖 危险性 分级 溃决 泥石流 山洪 险情 预警 方法 | ||
1.堰塞湖危险性分级和溃决型泥石流及山洪险情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01:获取参数,获取堰塞坝的初始溃口顶部宽度、底部宽度、高度、溃口斜坡角度、初始水面高程、初始溃口底部高程、初始库容、中值粒径以及河道或沟道坡降参数;
S102:堰塞湖危险性分级预警,计算堰塞湖的风险势能,根据风险势能的分级作为堰塞湖危险性分级的指标;
S103:基于堰塞坝溃决数学模型,通过迭代,计算出不同时刻下的溃决流量,选择出最大值,即峰值流量;
S104:选取泥石流及山洪判定指标,根据出现的不同泥石流重度和体积浓度下限取值,结合野外泥石流运动,选择较大的下限值;
S105:计算溃决型泥石流临界条件,堰塞坝溃决过程中,最大峰值流量时,混合液重度最大,如果峰值流量时河道或沟道中不能形成泥石流,那么整个溃决过程也不会形成泥石流,则判定为山洪,如果峰值流量时河道或沟道中能够形成泥石流,则判定为形成泥石流;
S106:溃决型泥石流及山洪险情预警,计算坝体溃决后洪水峰值流量,进行溃决型泥石流及山洪险情预警,其中;
所述第S102步,首先,利用初值计算系数,再计算出不同时刻水深,再计算出堰塞湖最大库容,根据最大库容计算出势能;
所述第S103步,先对溃口形状进行三阶段概化:
第一阶段,以初始溃口尺寸为基准,溃决水流下切和侧蚀,溃口底部逐渐向矩形转变;
第二阶段,i时刻溃口受水流冲刷作用,按矩形形状发展,单位时间内溃口下切深度等于侵蚀率,侧蚀率与下切率相同,若i+1时刻,溃口斜坡发生失稳,那么该时刻需重新计算斜坡坡度值;
第三阶段,随着出流量减小,溃口底部出现粗化现象,底床侵蚀减缓并最终停止,但溃口斜坡不受粗化的影响,侧蚀继续进行,溃口斜坡坡度保持不变;
概化之后,计算溃决流量:
Qout=C[B+(Hw―Z)tanα](Hw―Z)1.5;
其中,B为溃口宽度;C为系数取1.7;Hw为水面高程;Z:为溃口底部高程;Qout为溃决流量;α为斜坡坡度值;
计算堰塞湖水深:
其中,A为湖面面积,αr和mr均为系数;h为堰塞湖水深;Qin为入流流量,依据手册及当地降雨量获取;Qout为溃决流量;
计算侵蚀率:
其中,γw为水容重;J为底床坡度γs为土体重度;h为堰塞湖水深;u为平均流速,d50为中值粒径;Sr为侵蚀率;g为重力加速度;
计算溃口底部高程:
Zi+1=Zi―SriΔt;
其中,Zi+1为第i+1时刻溃口底部高程;Zi为第i时刻溃口底部高程;Sri为第i时刻侵蚀率;Δt为时间间隔,若为单位时间则为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堰塞湖危险性分级和溃决型泥石流及山洪险情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S105步,以泥沙含量达30%的流体为标准,选取泥石流最小重度为γ'm=14308N/m3,由此作为泥石流与山洪的判定指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堰塞湖危险性分级和溃决型泥石流及山洪险情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S101步,参数获取手段包括现场调查、遥感及水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5362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疲劳驾驶提醒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城市内涝监测预警系统及预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