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发散热的手机壳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55141.X | 申请日: | 2019-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20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王燕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圣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18 | 分类号: | H04M1/18;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3200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舞阳***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发 散热 机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发散热的手机壳,包括边框和壳体,所述壳体设置在边框内,所述壳体包括硅胶面和散热面,所述散热面上开设有摄像孔洞,所述散热面上交替设置有高温层和低温层,所述高温层包括多个上下排列的高压槽,所述低温层包括多个上下排列的低压槽,所述低压槽的侧壁上涂抹有散热凝胶,所述低压槽靠近手机的一侧设置有导热硅胶,上下连接的多个所述低压槽之间开设有连接孔。本发明利用不同材质对热的传导效果不同,在散热面制造相对的高温环境和低温环境,利用低温环境和高温环境内气压的不同,制造气压差,由于气压差的存在而形成气流,气流流动的过程中会携带热能,从而达到散热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机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发散热的手机壳。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手机壳有许多种类,基本上都是保护手机,有防摔功能,美观功能也居多,现在人们追求也越来越个性化,人们频繁使用手机,手机壳最开始的是为手机服务,保护手机外壳,在手机被碰撞的过程中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同时也避免手机被划伤。
手机在使用的过程中,只要内部程序后台在不断运作,则手机就处于使用状态,使用状态下的手机会由于运作而发热,手机长期过度发热对内部的零部件存在损伤,零部件长期发热很容易烧坏,手机需要及时的进行散热,才能良好的保护手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使用状态下的手机会由于运作而发热,手机长期过度发热对内部的零部件存在损伤,而提出的一种自发散热的手机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发散热的手机壳,包括边框和壳体,所述壳体设置在边框内,所述壳体包括硅胶面和散热面,所述散热面上开设有摄像孔洞,所述散热面上交替设置有高温层和低温层,所述高温层包括多个上下排列的高压槽,所述低温层包括多个上下排列的低压槽,所述低压槽的侧壁上涂抹有散热凝胶,所述低压槽靠近手机的一侧设置有导热硅胶,上下连接的多个所述低压槽之间开设有连接孔,上下连接的多个所述高压槽之间也开设有连接孔,相邻的两个所述低压槽与高压槽之间也开设有连接孔。
优选的,所述散热面与硅胶面的连接处设置有输送腔,所述输送腔开设在硅胶面内,所述边框上开设有多个连通腔,所述连通腔与位于边缘位置的散热凝胶连通。
优选的,所述低压槽和高压槽的截面均为正六边形。
优选的,所述散热凝胶的材质为有机硅凝胶。
优选的,所述低压槽内壁的材质为碳纳米管,所述高压槽内壁的材质为橡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利用不同材质对热的传导效果不同,在散热面制造相对的高温环境和低温环境,利用低温环境和高温环境内气压的不同,制造气压差,由于气压差的存在而形成气流,气流流动的过程中会携带热能,从而达到散热的目的。
2、使用正六边形的结构来设计低压槽和高压槽,各个槽相互之间能够无缝的拼接的同时,且结构稳定,相互之间设置的连接孔,保证了相邻的两个槽之间的空气能够自由的流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自发散热的手机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边框、2硅胶面、3散热面、4摄像孔洞、5低压槽、6连接孔、7散热凝胶、8高压槽、9输送腔、10连通腔、11导热硅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圣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圣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551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无线充电的手机壳
- 下一篇:一种防摔的折叠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