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弹材料压缩疲劳生热试样制备装置及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55756.2 | 申请日: | 2019-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8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邵海磊;王一麦;卫金川;司浩然;郭海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四维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44 | 分类号: | G01N1/44;G01N3/32 |
代理公司: | 成都其高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4 | 代理人: | 廖曾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杨***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模具 模具 超弹材料 压缩疲劳 生热 试样制备装置 上端 制样 放置区 试样孔 压缩柱 注射孔 下端 底座 测试 测试效率 试验效率 性能检测 循环试验 贯穿 制模 试验 配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弹材料压缩疲劳生热试样制备装置,包括压缩柱、成型模具、放置模具和底座,所述放置模具的中间设放置区,所述放置区内设贯穿放置模具的注射孔,所述成型模具上设与所述的注射孔相配合的试样孔,所述试样孔贯穿成型模具设置,所述压缩柱设于放置模具的上端,所述放置模具的下端设于成型模具的上端,所述成型模具的下端设于底座的上端;一种超弹材料压缩疲劳生热试样的测试方法,包括制模、制样、循环试验和性能检测,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超弹材料压缩疲劳生热试样制备装置,解决了现有试验方法中所存在的制样困难、试验效率低、不可改变环境温度和试验结果不精确的问题,并提供了一种制样简单、测试效率高和试验结果准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疲劳性能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弹材料压缩疲劳生热试样制备装置及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绝大部分超弹材料均为热的不良导体,在对超弹材料做不间断地压缩循环时,超弹材料由于疲劳而产生的热量不能被快速释放,从而导致超弹材料内外部之间的温差较大,当超弹材料的内部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材料的失效,因此对于超弹材料的疲劳生热性能进行测试非常重要。
目前主要采用在超弹材料内部插入热电偶的方式测量材料的温度,但是该方法制作试样比较困难,而且需要在疲劳试验机上进行长时间的疲劳试验,测试效率较低,不能任意改变环境温度,并且存在热电偶传感器在测试过程中脱出的现象,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超弹材料压缩疲劳生热试样制备装置及测试方法,以解决现有试验方法中所存在的制样困难、试验效率低和试验结果不精确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超弹材料压缩疲劳生热试样制备装置,包括压缩柱、成型模具、放置模具和底座,所述放置模具的中间设放置区,所述放置区内设贯穿放置模具的注射孔,所述成型模具上设与所述的注射孔相配合的试样孔,所述试样孔贯穿成型模具设置,所述压缩柱设于放置模具的上端,所述放置模具的下端设于成型模具的上端,所述成型模具的下端设于底座的上端。
进一步的,所述成型模具和放置模具上均设相适配的定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放置区凹设于放置模具上,所述压缩柱的下端设与放置区相配合的凸块。
进一步的,所述注射孔设至少一个,所述试样孔和注射孔的数量保持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试样孔的直径为5mm~30mm,所述试样孔的高度为10mm~50mm。
进一步的,所述注射孔的直径小于试样孔0.1mm~5mm。
进一步的,所述放置模具的放置区的上端侧围设0.5~10mm厚的石棉布。
进一步的,所述成型模具上对应放置区的凹陷处侧围设0.5~10mm厚的石棉布。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上端、对应成型模具的下端处铺设0.5~10mm厚的石棉布。
一种超弹材料压缩疲劳生热试样的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制模,将试样成型模具放置于底板上,然后将材料放置模具放于试样成型模具上,并且使定位孔上下对齐,并且将制造试样材料放入材料放置区,最后放置压缩柱于材料放置模具之上;
S2、制样,将S1中制好的整套模具放置于可控温度的平板压力机中,在平板压力计中设置所需的压力,平板压力机可以对压缩柱1施加10MPa的压力,放置于材料放置区的材料在高压的作用下通过注射孔进入试样孔内,当试样孔内的材料装满时,再对平板压力机的加热装置设置所需温度和硫化时间,最终使试样成型并从试样孔中取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四维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四维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557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埋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多花黄精不同炮制阶段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