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点应变感知的落下孔车承载梁弹性动挠度测量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55977.X | 申请日: | 2019-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7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周伟;梁习锋;彭勇;陈琳;王田天;王中钢;付少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5/00 | 分类号: | G01M5/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何湘玲 |
地址: | 410083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载梁 落下 感知 关键部位 挠度测量 挠度计算 应变数据 承载力 挠度 应变传感器 材料参数 积分计算 几何参数 挠度变化 挠度曲线 在途运行 变截面 变形法 承重点 静力 求解 分段 采集 监测 | ||
1.一种基于多点应变感知的落下孔车承载梁弹性动挠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待测的落下孔车的承载梁的几何参数与材料参数;根据所述几何参数与材料参数建立待测落下孔车的承载梁的多承载力与多点应变方程;
S2:采用设置在承载梁的关键部位的多个应变传感器获取承载梁关键部位的多点在途应变数据,基于挠度求解拟静力变形法的分段角度和挠度积分计算法,建立基于多点承载力的变截面承载梁挠度曲线方程;
S3:结合所述落下孔车的承载梁多承载力与多点应变方程以及所述基于多承载力的变截面承载梁挠度曲线方程,得到基于多点应变感知的落下孔车的承载梁弹性动挠度计算模型;
S5:采集承载梁两端承重点底部的在途应变数据集,代入所述承载梁弹性动挠度计算模型,得到落下孔车在途运行下的动挠度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点应变感知的落下孔车承载梁弹性动挠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完成后,所述步骤S5进行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S4:采集落下孔车的承载点下盖板底部的应变数据,代入所述承载梁弹性动挠度计算模型中,计算得到相应载重下的承载梁承重点和梁中点的理论挠度;并在现场对落下孔车的承载梁承重点和梁中点的垂向位移和静挠度进行测量;将测量得到的承载梁承重点和梁中点的垂向位移和静挠度与计算得到的承载梁承重点和梁中点的理论挠度进行对比和误差分析,验证所述承载梁弹性动挠度计算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多点应变感知的落下孔车承载梁弹性动挠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几何参数包括:承载梁有效长度L、承载梁变截面部分长度l、承载梁承重点距较近一侧端面的长度LF、承载梁外表面最大高度H1、承载梁外表面最小高度h1、承载梁内表面最大高度H0、承载梁内表面最小高度h0、承载梁外截面高度函数h(x)、承载梁内截面高度函数h’(x)、承载梁外截面宽度b1以及承载梁内截面宽度b0;
所述材料参数包括:承载梁应变ε、承载梁应力σ、承载梁弹性模量E、承载梁截面惯性矩I、承载梁弯矩M、承载梁A端支座约束力FA、承载梁B端支座约束力FB、承载梁偏A端载荷Fv1和承载梁偏B端载荷Fv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多点应变感知的落下孔车承载梁弹性动挠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落下孔车在途运行下的动挠度变化包括:承载梁的位置—时间—动挠度三维曲面图数据集及承载梁的位置—时间—合成挠度三维曲面图数据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多点应变感知的落下孔车承载梁弹性动挠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落下孔车的承载梁的多承载力与多点应变方程,为:
其中,ε1为承载梁靠近A端的第一承载点的底部表面的应变,ε2为承载梁靠近B端的第二承载点的底部表面的应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多点应变感知的落下孔车承载梁弹性动挠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多点承载力的变截面承载梁挠度曲线方程,包括:
承载梁弯矩M(x),如下:
其中,x为承载梁某一点沿车长方向距A端的距离;
梁转角θ(x),如下:
θ(x)=dw(x)/dx=∫M(x)/(EI(x))dx+C (11);
和挠度w(x)如下:
w(x)=∫∫(M(x)/(EI(x))dx)dx+Cx+D (12);
其中,C和D分别为挠曲线微分方程d2w/dx2=M(x)/(EI(x))经1次积分和2次积分后的积分常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5597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移动式圆草捆回弹力测试试验台
- 下一篇:一种侧向振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