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散热的显示屏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56001.4 | 申请日: | 2019-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75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姜秀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赤峰埃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G09F9/00;C08L9/02;C08L61/06;C08L97/00;C08K13/04;C08K7/08;C08K3/08;C08K3/28;C08K3/38;C08K5/20;C08K5/098;C08K5/523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秦瑞 |
地址: | 024000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散热 显示屏 模组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效散热的显示屏模组,包括显示面板、散热面板和导热框,所述散热面板包含有金属导热层和石墨导热层,所述石墨导热层一面与金属导热层的正面粘合,所述石墨导热层另一面与显示面板的背面粘合,所述导热框呈凵型设置,所述显示面板和散热面板均插入导热框内,所述显示面板和散热面板的侧面均与导热框粘合,所述导热框的上表面与显示面板的正面相持平,所述导热框包住显示面板的侧面和下底面设置,所述显示面板的柔性电路板背面设置有石墨烯膜,所述石墨烯膜一面与显示面板的柔性电路板粘合,所述石墨烯膜的另一面与金属导热层紧贴;该高效散热的显示屏模组具有出色的散热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散热的显示屏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中显示屏模组的周侧都会设置光源,并利用导光片将光源的光线导至显示屏模组的显示层,以辅助显示层进行显示。然而由于光源容易发热,导致显示屏模组的局部温度较高,从而使得显示屏模组容易受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出色的散热效果的高效散热的显示屏模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散热的显示屏模组,包括显示面板、散热面板和导热框,所述散热面板包含有金属导热层和石墨导热层,所述石墨导热层一面与金属导热层的正面粘合,所述石墨导热层另一面与显示面板的背面粘合,所述导热框呈凵型设置,所述显示面板和散热面板均插入导热框内,所述显示面板和散热面板的侧面均与导热框粘合,所述导热框的上表面与显示面板的正面相持平,所述导热框包住显示面板的侧面和下底面设置,所述显示面板的柔性电路板背面设置有石墨烯膜,所述石墨烯膜一面与显示面板的柔性电路板粘合,所述石墨烯膜的另一面与金属导热层紧贴,所述导热框由按重量份数配比的纳米银20-30份、氮化铝45-68份、四针状氧化锌晶须19-22份、硼化钙4-8份、紫铜粉末109-136份、木质素磺酸钙2-4份、苯亚磺酸钠2-4份、氯化亚锡1-3份、酚醛树脂粉末20-30份、液体丁腈橡胶30-42份、乙撑双硬脂酸酰胺4-6份、硬脂酸锌4-7份、磷酸甲苯二苯酯1-4份和十溴联苯醚2-4份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导热框的内侧设置有与散热面板相配对的插入槽,所述散热面板的两侧和下底面均插入插入槽内,所述散热面板与插入槽过盈配合,导热框与散热面板采用了嵌入式的结构,稳定性好,并且可以保证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有利于热传递。
作为优选:所述导热框上还设置有铝合金连接条,所述铝合金连接条的两端均设置有与插入槽相配对的插入部,所述插入部插入插入槽内,所述铝合金连接条与导热框通过插入部和插入槽连接,所述铝合金连接条与显示面板的柔性电路板紧贴,通过配合铝合金连接条将整个显示面板包围住,不仅可以起到良好的防护效果,同时还有利于柔性电路板上的热量传递到外界。
作为优选:所述铝合金连接条外表面涂有导热涂料层。
作为优选:所述导热框由按重量份数配比的纳米银20份、氮化铝45份、四针状氧化锌晶须19份、硼化钙4份、紫铜粉末109份、木质素磺酸钙2份、苯亚磺酸钠2份、氯化亚锡1份、酚醛树脂粉末20份、液体丁腈橡胶30份、乙撑双硬脂酸酰胺4份、硬脂酸锌4份、磷酸甲苯二苯酯1份和十溴联苯醚2份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导热框由按重量份数配比的纳米银30份、氮化铝68份、四针状氧化锌晶须22份、硼化钙8份、紫铜粉末136份、木质素磺酸钙4份、苯亚磺酸钠4份、氯化亚锡3份、酚醛树脂粉末30份、液体丁腈橡胶42份、乙撑双硬脂酸酰胺6份、硬脂酸锌7份、磷酸甲苯二苯酯4份和十溴联苯醚4份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导热框由按重量份数配比的纳米银25份、氮化铝66份、四针状氧化锌晶须21份、硼化钙6份、紫铜粉末120份、木质素磺酸钙3份、苯亚磺酸钠3份、氯化亚锡2份、酚醛树脂粉末25份、液体丁腈橡胶36份、乙撑双硬脂酸酰胺5份、硬脂酸锌5份、磷酸甲苯二苯酯3份和十溴联苯醚3份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赤峰埃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赤峰埃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560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