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区定位漏液检测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56550.1 | 申请日: | 2019-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305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冯博;林祥龙;陈加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祥为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40 | 分类号: | G01M3/40 |
代理公司: | 深圳国新南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4 | 代理人: | 周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区 定位 检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区定位漏液检测系统和方法,该分区定位漏液检测系统通过平行设置的两根相同的感应线,在第一感应线上设置第一二极管来分区,并在两根感应线连接处设置反向的第二二极管,在分区的两端点对应两根平行设置的感应线上设置检测节点,每个检测节点都通过双控开关分别与恒流源和基准源相连,调控检测节点的双控开关导向,获取检测节点的电压。本发明可以检测整体布线区域是否漏夜,漏液发生的具体区域(第一区域或第二区域或两个区域均发生)以及漏液的具体位置,两个区域的漏液检测独立进行,互不干扰,适用于距离相隔很远的两个区域漏液检测,特别是能够检测两个区域同时发生漏液的具体位置的情况,适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漏液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区定位漏液检测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已经渐渐的融入大数据。大数据分析发展必然离不开基础的硬件设施。现代化电子信息系统机房里运行着存放大数据的服务器,为了保证服务器等设备的正常运行,机房会配备精密空调、空压机、UPS等设备以及配套的监控系统给机房提供稳定的电源系统、良好的温湿度环境和压力环境。空调加湿供水、压缩机的都会存在漏液的隐患。不仅仅是设备,消防管道泄漏、雨水渗透等因素对机房设备来说都是破坏性的打击。在这种高密度电子设备的环境,一旦漏液造成电子系统损坏,将会造成数据丢失、业务中断等严重后果。
为了避免这类事情发生,泄漏检测控制器应市场需求而生。泄漏检测控制器能够及时有效地检测泄漏情况,第一时间发出报警信号提醒运维人员及时处理,将风险降到最低,保证设备环境的稳定。如今大数据时代,机房扩建使得越来越多的大数据中心涌现。不定位式的泄漏控制器已经不足以满足检测要求,在较大数据中心,发生泄漏要人工排查将浪费大量人力,而且不能够及时找到漏液点。因此近几年需求从不定位泄漏检测逐渐升级为定位式泄漏检测。
目前泄漏定位控制器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受到线缆结构以及控制器的限制,目前的定位式泄漏检测器无法实现多点定位泄漏检测。在控制器端,能够监测到的检测节点电压信息是非常有限的,因此现有的方式只能检测一个漏液点。当业主方使用现场划分多个区域,出现多个区域均发生泄漏时,无法区分漏液具体分布区域,也无法判断出真正漏液区域的具体位置,影响定位结果。
根据对市面上产品分析,现有的多点定位概念只是打了一个时间差,第一时间出现告警时记录下当前信息,之后如果检测到的泄漏信号变化较大则提示出现其他点泄漏告警,但是无法定位到第二区域。这种方式除了无法定位到第二区域泄漏点之外,如果第一时间是由多点泄漏共同造成的告警,则只会被认为是一个点告警,并且定位不准确。
鉴于此,克服以上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区定位漏液检测系统和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一种分区定位漏液检测系统和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区定位漏液检测系统和方法,所述分区漏液定位检测系统包括平行设置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等长的第一感应线和第二感应线,所述第一感应线中设有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被所述第一二极管隔开,所述第一感应线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感应线的第二端之间连接有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和所述第二二极管反向设置,
所述第一感应线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输出端、所述第二感应线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感应线中对应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感应线的第二端依次设为第一检测节点、第二检测节点、第三检测节点、第四检测节点和第五检测节点,
所述第一检测节点、所述第二检测节点、所述第三检测节点、所述第四检测节点和所述第五检测节点处分别设有第一电压检测装置、第二电压检测装置、第三电压检测装置、第四电压检测装置和第五电压检测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祥为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祥为测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565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