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57298.6 | 申请日: | 2019-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271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李远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K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5 | 代理人: | 林才桂;王中华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识别 触控电极 触控显示装置 第一电极 显示面板 电极 触控 绝缘层 触控识别模块 指纹识别区 第二电极 间隔排列 触控区 有效降低装置 触控侦测 工艺成本 用户体验 阵列排布 电容 互电容 减小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所述触控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触控识别模块;触控识别模块包括:设于显示面板上的第一电极层、设于第一电极层及显示面板上的绝缘层以及设于绝缘层上的第二电极层;第一电极层包括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第二电极层包括触控区及与触控区相邻的指纹识别区,触控区内设有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指纹识别区设有阵列排布的多个指纹识别电极;触控时,多个第一触控电极与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及多个指纹识别电极构成互电容进行触控侦测;指纹识别时,多个指纹识别电极构成自电容进行指纹识别,能有效降低装置厚度,减小工艺成本,实现屏下指纹识别与触控集成,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平板显示装置因具有高画质、省电、机身薄及应用范围广等优点,而被广泛的应用于手机、电视、个人数字助理、数字相机、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等各种消费性电子产品,成为显示装置中的主流。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OLED)由于同时具备自发光,不需背光源、对比度高、厚度薄、视角广、反应速度快、可用于挠曲性面板、使用温度范围广、构造及制程较简单等优异特性,被认为是下一代平面显示器的新兴应用技术。
OLED显示器件通常包括:基板、设于基板上的阳极、设于阳极上的空穴注入层、设于空穴注入层上的空穴传输层、设于空穴传输层上的发光层、设于发光层上的电子传输层、设于电子传输层上的电子注入层、及设于电子注入层上的阴极。OLED显示器件的发光原理为半导体材料和有机发光材料在电场驱动下,通过载流子注入和复合导致发光。具体的,OLED显示器件通常采用ITO像素电极和金属电极分别作为器件的阳极和阴极,在一定电压驱动下,电子和空穴分别从阴极和阳极注入到电子传输层和空穴传输层,电子和空穴分别经过电子传输层和空穴传输层迁移到发光层,并在发光层中相遇,形成激子并使发光分子激发,后者经过辐射弛豫而发出可见光。
指纹识别技术作为生物识别技术中的一种,具有普遍性、唯一性、安全性及可采集性等特点,已经在智能手机等产品中广泛应用,随着全面屏技术兴起,指纹识别也逐渐由设计在显示屏外部发展至设计到显示屏内部,即屏下指纹识别技术,以追求更高的屏占比,然而现有的指纹识别大多数外挂方式,即便在采用屏上型触控(On Cell)的显示面板中依然采用外挂式的指纹识别模块,此种方式会增加屏幕及终端厚度,增加模组工艺制程及成本,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能有效降低装置厚度,减小工艺成本,实现屏下指纹识别与触控集成,提升用户体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触控识别模块;
所述触控识别模块包括:设于所述显示面板上的第一电极层、设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及显示面板上的绝缘层以及设于所述绝缘层上的第二电极层;
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
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触控区及与所述触控区相邻的指纹识别区,所述触控区内设有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所述指纹识别区设有阵列排布的多个指纹识别电极;
触控时,所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与所述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及多个指纹识别电极构成互电容进行触控侦测;
指纹识别时,所述多个指纹识别电极构成自电容进行指纹识别。
所述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驱动模块;
所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多个指纹识别电极均与所述驱动模块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572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