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单元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57446.4 | 申请日: | 2019-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3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04 | 分类号: | H04W28/04;H04L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单元 发送 方法 接收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单元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相关装置,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本方案中,发送端发送第一聚合媒体介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A‑MPDU;确定第一A‑MPDU中需要重传的MPDU;需要重传的MPDU包含于第一A‑MPDU中的第一A‑MPDU子帧中;第一A‑MPDU子帧包括第一MPDU分隔符,第一MPDU分隔符包括第一EOF字段和第一MPDU长度字段;发送端发送第二A‑MPDU,第二A‑MPDU包括第二A‑MPDU子帧,第二A‑MPDU子帧包括需要重传的MPDU和第二MPDU分隔符,第二MPDU分隔符包括第二结束帧EOF字段和第二MPDU长度字段;第二EOF字段的值与第一EOF字段的值相同,第二MPDU长度字段的值与第二MPDU长度字段的值相同。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单元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通信系统中,由于无线信道的时变特性和多径衰落,会导致信号传输失败。通常采用前向纠错(Forward Error Correction,FEC)编码技术和自动重传请求(AutomaticRepeat-reQuest,ARQ)等方法来进行差错控制。比如在无线局域网WLAN(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WLAN)中,当接入点(Access Point,AP)向站点(Station,STA)发送数据时,若STA成功接收数据,则STA会向AP反馈确认(Acknowledge,ACK)帧;若STA没有成功接收数据,则不会反馈任何帧。若AP没有收到任何反馈,则会对发送的数据进行重传,通过重传进行差错控制。
在ARQ的基础上,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等标准中,又引入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RQ,HARQ)技术。接收端预存先前接收到的数据,再接收到重传数据时,对先前接收到的数据和重传时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合并,从而增加解码的成功率。因为HARQ可以进一步增加重传数据接收的成功率,无线网络中通常在深衰区域或者边缘区域采用HARQ机制,该机制往往可以使得发送端采用更加高的编码调制策略(Modulation andCoding Scheme,MCS),提升传输效率。
由于HARQ需要一定的缓存来存储需要合并的数据,因此在之前的802.11a/g/n/ac/ax等标准中,都没有引入HARQ机制。在未来的WLAN系统中,例如下一代WLAN,802.11be系统中,由于硬件性能的提升,可以提升传输可靠性和效率的HARQ技术很有可能会被选为下一代WiFi标准的技术之一。因此,如何设计适应于WLAN系统的HARQ机制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单元方法及装置,可以适用于WLAN系统,可实现WLAN系统的HARQ传输,提升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单元的发送方法,应用于发送端,包括:发送第一聚合媒体介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A-MPDU;确定第一A-MPDU中需要重传的MPDU;所述需要重传的MPDU包含于第一A-MPDU中的第一A-MPDU子帧中;第一A-MPDU子帧包括第一MPDU分隔符,第一MPDU分隔符包括第一EOF字段和第一MPDU长度字段;发送第二A-MPDU,第二A-MPDU包括第二A-MPDU子帧,第二A-MPDU子帧包括需要重传的MPDU和第二MPDU分隔符,第二MPDU分隔符包括第二EOF字段和第二MPDU长度字段;第二EOF字段的值与第一EOF字段的值相同,第二MPDU长度字段的值与所述第二MPDU长度字段的值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574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