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设备机柜可扩展柔性链式走线架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57728.4 | 申请日: | 2019-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7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李高杰;李舒;陈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走线架 电子设备机柜 内链片 外链片 套筒 可扩展 柔性链 销轴 分机 圆弧相切 固定端 相接处 旋转端 系列化 抽拉 机柜 链式 线缆 在机 走线 保证 便利 | ||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子设备机柜可扩展柔性链式走线架,包括外链片、内链片、套筒、销轴、固定端、旋转端等。其中外链片和内链片相接处的部位都为圆弧相切接触,保证了其旋转的灵活性,在机箱抽拉时,保证链式走线架上的线缆可以随机箱一起运动而不纠结在一起。其特点是走线架的外链片、内链片、套筒、销轴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增减,套筒的高度可系列化选择,以形成不同规格的走线架。其优点是可便利扩展,适应不同规格机柜、分机的需求,适用于电子设备机柜内部的走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机柜线缆走线领域。
背景技术
在机械电子行业中,作为各功能分机的载体的机柜应用非常广泛,为了美观及安全性考虑,走线一般在机柜的后部,在使用或者维修各功能分机时,往往需要把分机抽拉出来,这就要求分机后面的线缆要跟随分机一起运动而且线缆之间不能纠结在一起。
目前,很多电子机柜根本没有线缆跟随机构,导致在使用时各层分机之间的线缆纠结缠绕在一起,还会出现线缆会卡在分机之间的情况,导致线缆的磨损和影响分机的抽拉;或者有的机柜使用薄不锈钢板固定在分机后面做为走线架使用,但是薄不锈钢板比较锋利,电装工人在接线时不小心会割伤手,而且由于各层分机之间间隔较小,钢板有可能会划破相邻分机的线缆,导致安全隐患,而且钢板不能根据实际需要长度进行扩展,适应性大大降低。
机柜走线架(中国,公开号207235305U,公开日期2018.4.13),该机柜走线架能够解决线缆占用机柜太多面积的同时走线杂乱的问题,但是该走线架仅为机柜内部主走线架,没有涉及各分机之间,不能解决各分机单元抽拉线缆跟随而不纠结的问题。
一种便于维护的机柜走线架快速装卸结构(中国,公开号207399706U,公开日期2018.5.22),该机柜走线架由箱体固定端、跟线架主体、柜体固定端、转轴销、长螺钉组成,可以达到分插箱快装快拆的目的。但是该走线架不能根据实际需要选取相对应的长度和宽度,限制了其使用范围。
综上所述,现有机柜或者只有主走线架,而没有各分机之间的走线架,导致各分机在抽拉时线缆有可能纠结在一起或者导致电缆损伤;或者走线架结构过于简单,不具备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扩展,或者容易导致电装工人受伤。因此,急需设计一种电子设备机柜可扩展柔性链式走线架结构,用于满足工程应用中对走线提出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电子设备机柜分机在抽拉时线缆跟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机柜可扩展柔性链式走线架,可以使线缆灵活自由的跟随分机运动而不纠结在一起。
本发明提出的电子设备机柜可扩展柔性链式走线架为链式结构,包括外链片、内链片、套筒、销轴、固定端、旋转端;其中套筒中空,上下各有一个凸台,竖直放置于上下2个内链片之间;每个内链片内置2个套筒;外链片与内链片交错安装,销轴依次穿过外链片、内链片及套筒后固定,串联成所需长度的链式结构;在链式结构的一侧连接固定端,在链式结构的另一侧连接旋转端;外链片和内链片相接触的部位为圆弧相切接触,在机箱抽拉时,链式走线架上的线缆可随机箱一起运动。上述各零件组成一链式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减外链片、内链片、套筒、销轴的数量,以及选择不同高度的套筒,具有很强的扩展性和适应性,外链片和内链片相接处的部位因为采用了圆弧相切接触,保证了其旋转的灵活性,在机箱抽拉时,保证链式走线架上的线缆可以随机箱一起运动而不纠结在一起。
本发明为可扩展柔性链式走线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很方便的进行扩展,提高适应性;外链片和内链片相接处的部位都为圆弧接触,没有棱角尖角,从结构上保证了旋转的灵活性,在机箱抽拉时保证线缆不会纠结在一起以及不会对电缆造成损伤。很好的解决了插箱抽拉时线缆纠结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一种电子设备机柜可扩展柔性链式走线架结构图,其中1是外链片,2是销轴,3是固定端,4是内链片,5是套筒,6是旋转端,7是电子设备机箱。
图2链式走线架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577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