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柔性电热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58267.2 | 申请日: | 2019-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3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一玫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一玫 |
主分类号: | A61F7/00 | 分类号: | A61F7/00;H05B3/00;H05B3/03;H05B3/34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0 | 代理人: | 郭薇 |
地址: | 310005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热体 加热 电热装置 连接单元 柔性电热 便携式加热装置 附着物 产品领域 传统产品 多次使用 个人健康 功能单一 加热装置 理疗保健 连接区域 身体条件 自身信息 理疗 常规的 隔离层 健身 包覆 可控 黏合 发热 护理 监控 服装 环保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柔性电热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电热装置包括至少一发热体,发热体通过连接单元连接至控制单元,与连接单元连接区域外的发热体外侧包覆有隔离层;可以基于对使用者自身信息的获取,控制单元根据使用者的病史和BMI指数设置发热温度并进行监控,满足不同身体条件的使用者的使用需求。本发明改变了传统产品功能单一的弊病,使得加热和理疗健身可以兼顾,摆脱了常规的加热装置对附着物的需求,可以和各种材质黏合,用途更广泛,成本可控,可实现反复、多次使用,更经济、环保。本发明的电热装置可以至少应用于便携式加热装置、个人健康护理、理疗保健、健身、服装加热、设备加热等产品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欧姆电阻加热的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反复多次使用的、可扩展理疗及健身功能的便携式柔性电热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无论是工农业生产还是百姓日常生活,加热产品非常普遍,甚至可以说已经形成了对加热产品的依赖,加热产品已经成为日常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加热产品被大量使用于理疗、健身装置,然而,传统的加热产品存在以下弊端:
(1)功能单一,一般仅具有加热功能、或只有理疗功能或仅有健身功能,用途单一,局限性大,扩展性较差;
(2)绝大多数加热产品不便独立携带,均需固定在其他附着物上,如带有电加热装置的服装,需将发热体和服装制作成一个整体,而如带有加热装置的护腰、暖宫带,则需要将发热片与松紧带、系带等制成整体方能佩戴;
(3)整体制作成本高;
(4)还存在一些一次性发热产品,如常见的“暖宝宝”类暖贴,其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热量,只能一次性使用,浪费资源,环保不友好,不便于垃圾分类、回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基于现有技术中加热产品存在的诸多弊端,进而提供了一种优化的便携式柔性电热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柔性电热装置,所述电热装置包括至少一发热体,所述发热体通过连接单元连接至控制单元,与连接单元连接区域外的所述发热体外侧包覆有隔离层。
优选地,所述发热体的电阻大于0。
优选地,所述发热体连接至至少2个电极,任一所述电极为贯穿隔离层设置的凸起;所述连接单元包括配合电极设置的凹扣,所述凹扣与控制单元配合设置。
优选地,所述2个电极包括设于发热体两端的正电极和第一负电极,所述第一负电极连接至控制线的一端,所述控制线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二负电极,所述正电极和第二负电极设于发热体同一端。
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为调波机构,所述凹扣通过线束连接至调波机构的一端,所述调波机构的另一端连接至电源。
优选地,控制单元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布设控制电路的控制面板;所述凹扣为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所述控制电路通过电池管理单元连接至电池模块,所述控制电路通过传感器和/或通讯电路和/或信息采集电路连接至发热体。
优选地,所述传感器为设于控制线上的薄片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传感器包括微循环检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发热体为片结构;任一面所述发热体的隔离层外顺次设有黏合层及保护膜层。
一种采用所述的便携式柔性电热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使用者如实向控制单元录入自身信息,包括年龄A、身高H、体重W;如有血液循环障碍病史和/或糖尿病史则标记S为0,如无则标记S为1;如使用者为孕妇则标记P为1,如无则标记P为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一玫,未经王一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582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