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鱼分选装置及分选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58335.5 | 申请日: | 2019-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67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许静;连加郁;连加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95 | 分类号: | A01K61/95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机架 集鱼槽 分选 活鱼 分选装置 感应组件 输送组件 输送驱动机构 水产养殖领域 配合连接 驱动机构 自动完成 倾翻 省时 省力 | ||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鱼分选装置及分选方法,包括输送组件、集鱼槽和感应组件,输送组件包括环形的输送机架、设置于输送机架上的输送驱动机构、多个沿输送机架设置的称鱼容器以及与称鱼容器配合连接的倾翻驱动机构,集鱼槽位于输送机架一侧,感应组件位于集鱼槽前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对活鱼进行快速、精确地分选,除拨鱼外其余动作均由机器自动完成,省时省力,工作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鱼分选装置及分选方法。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水产养殖业中,鱼类起捕后,大小、重量参差不齐,一般是通过人工辨别的方式进行活鱼分选,显然这种分选方法效率很低,而且准确率不够高,而且对鱼体。
申请号为201110418716.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大黄鱼快速分选机构,其包括与电机的输出轴经皮带相连的具有动力滚轴的滚轴式传送带,其中:滚轴式传送带的末端设有称重机构;称重机构具有倾斜的称重槽,并且称重槽底部设有自由滚轴;称重槽下侧连接有能获取称重槽载重数据的磅秤;称重槽末端附近设有能根据磅秤信号进行分选动作的分选器。动力滚轴在皮带的牵引下旋转,能对放置在其上的鱼体进行加速,使得鱼体具有一定的初速度并能进入倾斜的称重槽内匀速滑动。鱼体在称重槽内匀速滑动后滑出称重槽的末端并能恰好自由落入分选器上部分选筒内。本发明具有结构新颖、分选快速、对鱼体损伤小、对活鱼分选刺激低的优点。然而该分选机构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该分选机构只能将鱼分为两种,不够精准;二是由于鱼有粘性,有可能粘在分选筒上或者下滑很慢,进而导致分选筒被堵住;三是活鱼有可能跳动,直接放在滚轴上有可能跳出去,而且用滚轴直接输送活鱼,会对活鱼造成损伤。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活鱼分选装置及分选方法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活鱼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组件、集鱼槽和感应组件,输送组件包括环形的输送机架、设置于输送机架上的输送驱动机构、多个沿输送机架设置的称鱼容器以及与称鱼容器配合连接的倾翻驱动机构,集鱼槽位于输送机架一侧,感应组件位于集鱼槽前端。
所述的一种活鱼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输送机架的输送电机、多个设置于输送机架的输送滚轴、设置于输送滚轴一端的输送轮以及由输送电机驱动的输送传送带,输送传送带与输送轮配合连接。
所述的一种活鱼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驱动机构有多个,多个输送驱动机构沿输送机架的环形结构依次连接构成一个闭环。
所述的一种活鱼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架上滑动连接输送底座,称鱼容器和倾翻驱动机构设置于输送底座,称鱼容器与输送底座转动连接,倾翻驱动机构能够驱使称鱼容器朝集鱼槽一侧倾斜,称鱼容器具有称重传感器。
所述的一种活鱼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翻驱动机构包括倾翻电机、与倾翻电机传动连接的转盘、与转盘转动连接的传动杆以及与传动杆转动连接的顶杆,顶杆与称鱼容器转动连接。
所述的一种活鱼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翻驱动机构包括倾翻气缸,倾翻气缸的倾翻气缸轴与称鱼容器转动连接。
所述的一种采用所述分选装置的分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将活鱼拨入称鱼容器,每个称鱼容器拨一条鱼;
步骤二:称鱼容器经过第一个感应器时,称鱼容器称取其内活鱼的重量;
步骤三:控制系统根据活鱼的重量匹配对应的集鱼槽,当称鱼容器到达对应集鱼槽所在位置时,控制系统控制倾翻驱动机构工作,使称鱼容器倾翻,将活鱼倒入对应的集鱼槽中;
步骤四:称鱼容器复位并继续前进。
所述的分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通过人工拨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583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