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主动减震型电动汽车底盘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58463.X | 申请日: | 201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90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刘为为;赵明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G15/06 | 分类号: | B60G15/06;B60G15/00;B60S1/66 |
代理公司: |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9 | 代理人: | 郭璐 |
地址: | 221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动 减震 电动 汽车底盘 | ||
1.一种主动减震型电动汽车底盘,包括有底盘主体(10)、减震机构(20)、底盘清扫机构(30)、前钢骨车架(40)和后钢骨车架(50),所述前钢骨车架(40)和后钢骨车架(50)分别设置在底盘主体(10)的底部两侧,所述底盘清扫机构(30)设置在底盘主体(10)的顶部,所述底盘主体(10)设置在前钢骨车架(40)和后钢骨车架(50)的上方,所述减震机构(20)包括有电磁减震组件(60)、气动减震组件(70)和两个弹簧减震组件(80),气动减震组件(70)设置在前钢骨车架(40)和后钢骨车架(50)的顶部,两个弹簧减震组件(80)分别设置在前钢骨车架(40)和后钢骨车架(50)的顶部,所述前钢骨车架(40)和后钢骨车架(50)之间设有两个横骨架(11),所述电磁减震组件(60)设置在两个横骨架(11)的顶部,所述前钢骨车架(40)上设有前驱动轴(41),所述后钢骨车架(50)上设有后驱动轴(51),所述前驱动轴(41)和后驱动轴(51)的两端均设有行驶轮(52);
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清扫机构(30)包括有设置在底盘主体(10)底部的移料条(31)和用于驱动移料条(31)水平移动的移料组件(37),所述移料条(31)上设有用于与底盘主体(10)的底盘抵触的清扫刷条(32),所述底盘主体(10)的底部两侧均设有水平设置的滑动轨道(33),所述移料条(31)设置在两个滑动轨道(33)之间,且移料条(31)与两个滑动轨道(33)滑动配合,所述移料条(31)的两侧均设有安装架(34),所述安装架(34)上设有侧壁清扫板(35),所述安装架(34)的顶部设有横骨架清扫刷(36);
所述移料组件(37)包括有驱动电机(371)和竖直设置在底盘主体(10)上的转动轴(372),所述转动轴(372)与底盘主体(10)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372)的底端套设有传动杆(373),所述传动杆(373)的端部设有连接头(374),所述移料条(31)上设有供连接头(374)滑动的条形槽(375),所述驱动电机(371)设置在底盘主体(10)的底部,所述底盘主体(10)的顶部设有安装槽(376),所述安装槽(376)内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轴承座(377),两个所述轴承座(377)之间设有与两者转动连接的传动轴(378),所述传动轴(378)的两端均设有第一锥齿轮(38),所述驱动电机(371)的输出端和转动轴(372)上均套设有第二锥齿轮(39),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38)分别与两个第二锥齿轮(39)相啮合;
驱动电机(371)工作能够驱动第二锥齿轮(39)发生转动,使第二锥齿轮(39)能够带动传动轴(378)发生转动,使传动轴(378)能够带动第一锥齿轮(38)发生转动,使转动轴(372)能够发生转动,使转动轴(372)能够带动传动杆(373)发生转动,使传动杆(373)能够带动连接头(374)进行转动,使连接头(374)在条形槽(375)内进行滑动,使连接头(374)能够带动移料条(31)进行移动,使移料条(31)能够在滑动轨道(33)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使移料条(31)能够同时带动清扫刷条(32)对底盘主体(10)底部进行清扫、横骨架清扫刷(36)对横骨架(11)底部进行清扫、侧壁清扫板(35)对横骨架(11)侧壁进行清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减震型电动汽车底盘,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弹簧减震组件(80)均包括有左侧壁缓冲部件(84)、右侧壁缓冲部件(85)和两个间隔设置的固定筒(81),所述左侧壁缓冲部件(84)与右侧壁缓冲部件(85)分别对应前钢骨车架(40)和后钢骨车架(50),所述左侧壁缓冲部件(84)和右侧壁缓冲部件(85)的结构相同,所述固定筒(81)上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导向柱(82),所述底盘主体(10)的底部固定在两个导向柱(82)的顶部,所述导向柱(82)上套设有减震弹簧(83),所述减震弹簧(8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固定筒(81)的顶部和底盘主体(10)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九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5846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