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二氧化硅橡胶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58537.X | 申请日: | 2019-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2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陈洁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二氧化硅 再生混凝土 橡胶再生 混凝土 硅烷偶联剂 再生粗骨料 细骨料 橡胶粉 制备 延性 聚羧酸减水剂 新型建筑材料 减水剂制备 建筑领域 力学性能 物理性能 原料水泥 水灰比 质量比 水泥 应用 | ||
1.一种纳米二氧化硅橡胶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该再生混凝土是由原料水泥、再生粗骨料、细骨料、水、纳米二氧化硅、橡胶粉、硅烷偶联剂、减水剂制备得到,所述的水泥∶再生粗骨料∶细骨料∶水∶纳米二氧化硅∶橡胶粉∶硅烷偶联剂∶聚羧酸减水剂的质量比为1∶(2.46~2.86)∶(1.10~1.50)∶(0.45~0.65)∶(0.010~0.025)∶(0.02~0.06)∶(0.025~0.065)∶(0.009~0.012),所述纳米二氧化硅橡胶再生混凝土的水灰比为1∶1.9~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二氧化硅橡胶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42.5R硅酸盐水泥;所述的细骨料为连续级配的普通河砂,所述的细骨料的粒径为1~5mm;所述的再生骨料为连续级配的再生骨料,所述的再生骨料的粒径为1~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二氧化硅橡胶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为15nm±5nm,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含量≥99%;所述的橡胶粉的粒径为420μm,密度为1.04kg/m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二氧化硅橡胶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烷偶联剂为γ-(甲基丙烯酰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密度为1.05kg/m3,所述硅烷偶联剂含量≥99%;所述聚羧酸减水剂的减水率为25~40%。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纳米二氧化硅橡胶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S1.将纳米二氧化硅、橡胶粉、硅烷偶联剂、外加剂混合成混合液A,利用高速搅拌棒搅拌均匀后静置;
S2.将混合液A置于温度为125℃的烘箱内加热,使外加剂蒸发后得到混合物B;
S3.将水和聚羧酸减水剂混合后人工搅拌均匀,再加入上述混合物B,利用高速搅拌棒进行高速搅拌,使混合物B完全分散,得到混合液C;
S4.将混合液C和再生粗骨料一起倒入混凝土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D;
S5.将水泥和细骨料加入到混合物D中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倒出成型后即为纳米二氧化硅橡胶再生混凝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米二氧化硅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高速搅拌的时间为120~180秒;所述静置的时间为1~1.5小时;所述的外加剂为水、无水乙醇和冰乙酸三者的混合液,其中水∶无水乙醇∶冰乙酸的体积比为1∶0.33∶0.04。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米二氧化硅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加热的时间为1.5~2.5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米二氧化硅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人工搅拌的时间为60~120秒,高速搅拌的时间为120~180秒。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米二氧化硅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搅拌的时间为60~120秒。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米二氧化硅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所述搅拌的时间为120~180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5853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