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霍山石斛组培苗培育及炼苗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658866.4 申请日: 2019-07-22
公开(公告)号: CN110214702A 公开(公告)日: 2019-09-10
发明(设计)人: 李静婷;朱涛;李文建 申请(专利权)人: 平顶山学院
主分类号: A01H4/00 分类号: A01H4/00;A01G31/00;A01G24/28;A01G24/22;A01G24/10
代理公司: 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1 代理人: 郭增欣
地址: 467000 河***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组培苗 霍山石斛 原球茎 炼苗 转接 混合液 幼苗 培育 分化培养基 生根培养基 移栽成活率 诱导培养基 原球茎诱导 圆形颗粒状 增殖培养基 技术指导 农业种植 无菌滴管 无菌种子 增殖培养 壮苗 产业化 规模化 根系 单株 根数 苗高 性状 真叶 制备 分化 种植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农业种植技术。一种霍山石斛组培苗培育及炼苗方法,包括:1)无菌种子混合液制备与原球茎诱导,用无菌滴管吸适量种子混合液,逐一滴入诱导培养基中,培养18‑22天,获得小圆形颗粒状原球茎;2)将原球茎分散转接至增殖培养基中,培养18‑30天,获得大量原球茎;3)将增殖培养获得的原球茎,转接在分化培养基中,培养35‑40天,让其分化形成根、茎、叶俱全的幼苗;4)把幼苗转接到壮苗与生根培养基中,培养80‑90天,获得大量的健壮组培苗;5)当霍山石斛组培苗长出4~6片真叶,苗高5~7cm,单株根数3条以上,且根系完好,即可进行炼苗。本发明培育的组培苗长势健壮,移栽成活率高,性状优良稳定,对促进霍山石斛规模化和产业化种植,具有重要的技术指导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霍山石斛组培苗及炼苗方法。

背景技术

霍山石斛(Dendrobium huoshanense)属兰科石斛属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分布于安徽霍山、河南南召。又称霍斛、米斛,为中药石斛的上品,位于九大仙草之首,素有“千金草、软黄金”之称。

近来研究表明,霍山石斛含有的多种生物碱、石斛多糖、毛兰素等生物活性物质,不仅具有清音润喉、滋阴清肺、生津止渴之功效,还有软化血管、降血压、抗肿瘤、抗衰老、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中国科技大学、中山医科大学研究表明:“霍山石斛具有增强 T 细胞、B 细胞、NK 细胞和巨噬细胞的作用,对抑制肿瘤和降血糖有非常好的疗效”。

天然霍山石斛生长在云雾缭绕的悬崖峭壁石缝间,因种子无胚乳,在自然条件下,萌发率极低,又加之生长条件极为苛刻、生长特慢,药效显著而价格昂贵,市场需求量大,导致了人们长期地疯狂采挖,现已频临灭绝。天然的霍山石斛喜潮湿,忌积水;喜光怕暴晒;喜空气流通忌闷捂;喜温暖忌寒又怕高温,5℃以下、30℃以上停止生长。

当前,霍山石斛人工栽培产业在全国范围内刚刚起步,然而,由于霍山石斛对生境苛求,获种苗困难,采用传统的扦插、分株等方法进行繁殖,周期长,增繁系数极低。即使有人工培育组培苗及炼苗,也存在着组培苗生长慢、苗瘦、玻璃化严重及炼苗时易污染、死亡率高和生长迟缓等难题,极大地制约了霍山石斛大规模的产业化发展。

因此,为保护霍山石斛野生资源,变野生为栽培种,推动霍山石斛的产业化发展,急需优化的霍山石斛组培苗培育及炼苗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优化的霍山石斛组培苗培育及炼苗方法,以弥补霍山石斛种子难萌发、优而壮苗难培育、炼苗难成活及长势弱等技术难题,为挽救濒临灭绝的珍稀药材—霍山石斛,提供了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的科学技术依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霍山石斛组培苗的培育及炼苗方法,包含步骤如下:

(1)无菌种子混合液制备与原球茎诱导

对霍山石斛稍泛黄、未开裂的饱满成熟果实进行常规消毒处理,把处理后的霍山石斛果实用无菌刀切开,将种子抖入适量的无菌水中摇匀,制成无菌种子混合液。配制诱导培养基:1/2M S+6-BA 0.6m g/L+NAA0.4m g/L+土豆汁20g/ L +蔗糖30g/ L +琼脂7g/ L ,PH为5.8。用无菌滴管吸适量种子混合液。逐一滴入诱导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在温度为23~26℃、光照时间10~12 h/d、光照强度1600 Lx~2000 Lx的条件下,培养18~22d,获得原球茎;

(2)增殖培养

制备增殖培养基:M S+2,4-D 0.2m g/L+NAA0.4m g/L+土豆汁20g/ L +蔗糖30g/ L +琼脂7g/ L ,PH为5.8。将诱导获得的原球茎分散转接至增殖培养基中,温度为24~26 ℃、光照时间12 h/d、光照强度2000 Lx~2500 Lx的条件下,培养30天,获得大量原球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顶山学院,未经平顶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588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