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动柔性仿生鱼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59014.7 | 申请日: | 201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63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影杰;刘春宝;刘思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G8/00 | 分类号: | B63G8/00;B63C11/52;B63G8/14;B63H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姜海荣 |
地址: | 13002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仿生 及其 工作 方法 | ||
1.一种液动柔性仿生鱼,其特征在于,包括鱼头模块(1)、鱼身模块(2)和鱼尾(3);所述鱼头模块(1)和所述鱼尾(3)分别连接于所述鱼身模块(2)的两端;
所述鱼头模块(1)包括鱼头外壳(11),所述鱼头外壳(11)的外壁两侧水平对称布置有仿机翼鱼鳍(111),所述鱼头外壳(11)的内部设有承接板(12),所述承接板(12)上设有电源模块(13)、电磁换向阀(14)、控制模块(15)、调压阀(16)和增压泵(17);所述增压泵(17)、所述调压阀(16)和所述电磁换向阀(14)依次用导管一连接;所述增压泵(17)将外界流体加压后,由所述调压阀(16)调节压力,然后经过所述电磁换向阀(14)后泵入所述鱼身模块(2);
所述鱼身模块(2)包括与所述鱼头外壳(11)相连接的刚性连接体(21)、与所述刚性连接体(21)相连接的柔性连接体(22)、与所述柔性连接体(22)相连接的肌隔框架(24)以及依照鱼体的肌节构造均匀排列在所述肌隔框架(24)上的多个柔性驱动器(23);所述电磁换向阀(14)为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多个所述柔性驱动器(23)与所述电磁换向阀(14)上的主导管用多通接头连接;
所述柔性驱动器(23)包括硅胶基质(231)以及水平均匀布置在所述硅胶基质(231)中的数个人工肌肉;所述人工肌肉中包括内部软管(2321)、导管二(2322)、塑料喉箍(2323)、尼龙编织网(2324),所述导管二(2322)中的一端与所述电磁换向阀(14)中的主导管用多通接头连接,另外一端与所述内部软管(2321)密封连接;所述内部软管(2321)远离所述导管二(2322)的一端由填充满的硅胶进行密封;所述内部软管(2321)的外部套装有长度和直径与其相等的所述尼龙编织网(2324);所述尼龙编织网(2324)的外面,在所述导管二(2322)与所述内部软管(2321)重叠的部分套装有所述塑料喉箍(2323),所述塑料喉箍(2323)用于将所述尼龙编织网(2324)固定在所述内部软管(2321)上;所述内部软管(2321)另一侧填满硅胶的部分套装的所述尼龙编织网(2324)为封闭式结构;
所述肌隔框架(24)远离所述柔性连接体(22)的一端与所述鱼尾(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动柔性仿生鱼,其特征在于,所述鱼头外壳(11)的内壁水平设置有用于定位所述承接板(12)的滑槽(1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动柔性仿生鱼,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板(12)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电源模块(13)、所述电磁换向阀(14)、所述控制模块(15)、所述调压阀(16)和所述增压泵(17)通过所述定位孔以及螺栓固连在所述承接板(1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动柔性仿生鱼,其特征在于,所述鱼头外壳(11)与所述刚性连接体(21)采用螺栓连接;和/或,所述刚性连接体(21)上设置有连接圆柱(211),所述柔性连接体(22)上设置有连接孔(221),所述刚性连接体(21)与所述柔性连接体(22)通过所述连接圆柱(211)嵌入所述连接孔(221)中配合并粘接;和/或,所述柔性连接体(22)通过粘结方式与所述肌隔框架(24)连接;和/或,所述肌隔框架(24)通过粘结方式与多个所述柔性驱动器(23)连接,多个所述柔性驱动器(23)依照鱼体的肌节构造均匀嵌入所述肌隔框架(24)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动柔性仿生鱼,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驱动器(23)以“W”形肌节为仿生原型,通过仿“肌节-肌隔”的分布方式均匀排列在所述肌隔框架(24)中,不同所述柔性驱动器(23)之间用所述肌隔框架(24)隔开和定位;位于鱼体不同侧的所述柔性驱动器(23)与所述电磁换向阀(14)中的不同主导管用多通接头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动柔性仿生鱼,其特征在于,所述鱼尾(3)采用新月形尾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动柔性仿生鱼,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连接体(22)、所述肌隔框架(24)、所述柔性驱动器(23)以及所述鱼尾(3)均采用软硅胶材料制作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5901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