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虹吸式施工导流管制造河道干地施工条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59678.3 | 申请日: | 201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80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斌;郭志学;罗亚军;杨国洪;范钟轶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18;G06F30/28;E02B1/00;G06F113/08;G06F113/14;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郭萍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虹吸 施工 导流 制造 河道 条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虹吸式施工导流管制造河道干地施工条件的方法,步骤如下:将待制造河道干地施工条件的河道区域记作施工干燥区,施工干燥区位于河道的挡水建筑物的下游;在施工干燥区下游确定回水区,回水区紧邻施工干燥区;在挡水建筑物处安装用于将挡水建筑物上游的水输送至回水区下游的虹吸式施工导流管;给虹吸式施工导流管制造真空条件以将挡水建筑物前的水通过虹吸式施工导流管输送至回水区下游,当目标区域的水流出目标区域后,即在施工干燥区形成河道干地施工条件。该方法能显著降低工程投资、简化河道干地施工条件的制造操作、避免造成行洪隐患,还具有更加环保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利工程领域,涉及利用虹吸式施工导流管制造河道干地施工条件的方法,适用于需要在河道挡水建筑物下游制造河道干地施工条件的工程情况。
背景技术
在河道上施工时,常规的方案是通过修筑施工围堰来制造施工所需的干地条件,在工程竣工之后,再将施工围堰拆除。施工围堰修筑的工程投资较高,工期也较长,常成为城市河道内工程建设的限制性因素。竣工后,清理修筑施工围堰的材料,例如弃石废渣等,不但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而且会对两岸居民造成不便、对人居环境造成不利影响,若清理不净,废渣则会占用河道,给汛期河道行洪埋下隐患。施工围堰填筑过程中,因填筑物进入水体,会对河道水质产生不利影响,在当前对河道水质要求提高的背景下,也常成为导致施工方案无法获准的原因之一。基于上述技术现状,目前迫切需要比修筑施工围堰成本更低、更环保、对河道行洪安全隐患更小,以及操作性更强的河道干地施工条件的制造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通过修筑施工围堰来创造河道干地施工条件的方法存的修建及拆除成本过高、工期长、废渣占用河道带来行洪安全隐患,以及会对河道水质和两岸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虹吸式施工导流管制造河道干地施工条件的方法,以有效降低工程投资、简化河道干地施工条件的制造方法,同时避免造成行洪安全隐患,以更加环保的方式制造河道干地施工条件,避免给河道水质和河岸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利用虹吸式施工导流管制造河道干地施工条件的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待制造河道干地施工条件的河道区域记作施工干燥区,施工干燥区位于河道的挡水建筑物的下游;
步骤二,在施工干燥区下游确定回水区,回水区紧邻施工干燥区;
步骤三,在挡水建筑物处安装用于将挡水建筑物上游的水输送至回水区下游的虹吸式施工导流管;
虹吸式施工导流管包括硬质管、输水软管和出水弯管,在挡水建筑物处安装硬质管将挡水建筑物的上下游连通,硬质管的安装形态与挡水建筑物的纵剖面的形态一致,硬质管由上游段、挡水建筑物顶面段和下游段组成,上游段与挡水建筑物顶面段之间由第一弯头连接,挡水建筑物顶面段与下游段之间由第二弯头连接,在下游段的末端通过第三弯头和密封阀连接输水软管,第三弯头的末端位于河床上,输水软管的末端连接出水弯管,出水弯管的出水口位于回水区的起始端端部,出水弯管的出水口朝上;硬质管、输水软管和出水弯管的内径相等;
安装虹吸式施工导流管时,虹吸式施工导流管的安装高程、进口高程、出口高程以及安装数量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确定:
①确定施工期设计标准洪水流量Qmax;
②确定输水软管的长度l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596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