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脸虹膜识别智能门禁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60226.7 | 申请日: | 201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9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卫芯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G06K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片机 人脸裁剪 通讯模块 拨号 虹膜采集模块 人脸识别单元 图像采集模块 无线通讯模块 智能门禁系统 摄像头 虹膜识别 电子锁 人脸 语音对讲模块 业主 可远程控制 存储模块 单元连接 开门方式 输入装置 移动终端 治安中心 嵌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脸虹膜识别智能门禁系统,包括单片机、虹膜采集模块、电子锁;虹膜采集模块和电子锁与单片机相连接;单片机还连接有图像采集模块、存储模块、拨号通讯模块、语音对讲模块、无线通讯模块、输入装置;拨号通讯模块内嵌入有SIM卡;拨号通讯模块连接有业主移动终端;无线通讯模块连接有业主端和治安中心;图像采集模块包括摄像头、人脸识别单元、人脸裁剪单元;人脸识别单元连接着摄像头和人脸裁剪单元;人脸裁剪单元连接单片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开门方式多样、安全性高、可远程控制开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禁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脸虹膜识别智能门禁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门禁系统通常是通过固定电话、刷IC卡、通过室内机显示访客影像等方式中的一种方式开门,控制方式单一且无法使用智能终端远程移动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开门方式多样、安全性高、可远程控制开启的智能门禁系统。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人脸虹膜识别智能门禁系统,包括单片机、虹膜采集模块、电子锁;虹膜采集模块和电子锁与单片机相连接;单片机还连接有图像采集模块、存储模块、拨号通讯模块、语音对讲模块、无线通讯模块、输入装置;拨号通讯模块内嵌入有SIM卡;拨号通讯模块连接有业主移动终端;无线通讯模块连接有业主端和治安中心;图像采集模块包括摄像头、人脸识别单元、人脸裁剪单元;人脸识别单元连接着摄像头和人脸裁剪单元;人脸裁剪单元连接单片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开门方式多样、安全性高、可远程控制开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单片机连接有红外线传感器、红外照明模块;红外线传感器和红外照明模块均与单片机连接,且位于与虹膜采集模块相适配的位置,用于为采集虹膜信息时进行智能补光。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对虹膜采集模块进行智能补光,以便虹膜采集模块能够快捷、清晰的采集到眼部虹膜。
进一步,单片机连接有录音模块;录音模块连接着存储模块。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方便将通话记录录制下来,以便后期在出现问题时核查。
进一步,单片机连接有身份证识别模块和/或指纹识别模块。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扩大使用的范围,避免因为虹膜采集模块的损坏而导致门禁系统瘫痪。
进一步,单片机采用的型号为STC89C52。
进一步,摄像头采用红外线摄像头。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在夜间时也没能采集到清晰的图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智能门禁系统的原理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1、单片机,02、虹膜采集模块,03、电子锁,04、图像采集模块,041、摄像头,042、人脸识别单元,043、人脸裁剪单元,05、存储模块,06、拨号通讯模块,07、语音对讲模块,08、无线通讯模块,09、业主移动终端,10、业主端,11、治安中心,12、红外线传感器,13、红外照明模块,14、录音模块,15、身份证识别模块,16、指纹识别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卫芯科技(浙江)有限公司,未经卫芯科技(浙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602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门禁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办公室门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