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材料表面电火花喷丸强化方法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60331.0 | 申请日: | 201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6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赵永华;詹顺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D10/00 | 分类号: | C21D10/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谢岳鹏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具电极 遮蔽 待加工工件 工作空间 工作液 电火花 电火花放电 加工区域 喷丸强化 工作槽 电源 材料表面处理 材料表面硬度 材料加工技术 耐磨性 工作电场 强化装置 电连接 覆盖 喷丸 两极 疲劳 淹没 施加 | ||
1.一种材料表面电火花喷丸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0设置待加工工件与工具电极;
S20在所述待加工工件与所述工具电极之间设置遮蔽部,将所述遮蔽部覆盖于所述待加工工件的待加工区域,所述遮蔽部与所述工具电极之间形成工作空间;
S30使所述工作空间内充满工作液;
S40在所述工作空间内施加工作电场以产生电火花放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表面电火花喷丸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部的材质为铜、铝、碳或聚氯乙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表面电火花喷丸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部的厚度d的范围为0<d≤0.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表面电火花喷丸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所述工作空间内充满工作液的方法为:设置工作槽,向所述工作槽内添加所述工作液,使所述工作空间淹没于所述工作液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表面电火花喷丸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工作液中添加辅助冲击颗粒形成悬浊液,或者,将所述辅助冲击颗粒设置于所述遮蔽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材料表面电火花喷丸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冲击颗粒的材质为石英、锆或陶瓷。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材料表面电火花喷丸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冲击颗粒的半径r的范围为5μm≤r≤25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表面电火花喷丸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工作空间内施加工作电场的方法为:设置电源,使所述工具电极与所述待加工工件分别与所述电源的两极电连接。
9.一种材料表面电火花喷丸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槽、电源、遮蔽部及工具电极,所述工作槽内设有工作液,所述电源的两极分别与待加工工件、所述工具电极电连接,所述遮蔽部位于所述工具电极与所述待加工工件之间,且所述遮蔽部覆盖于所述待加工工件的待加工区域,所述工具电极与所述遮蔽部之间形成工作空间,所述工作空间淹没于所述工作液中,所述工作空间内能够产生电火花放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材料表面电火花喷丸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部与所述待加工工件之间粘接或焊接,或通过压板压紧。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材料表面电火花喷丸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移部,所述位移部能够调节所述工具电极与所述待加工工件之间的相对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材料表面电火花喷丸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工件固定部,所述待加工工件固定于所述工件固定部上,所述位移部带动所述工具电极相对于所述待加工工件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材料表面电火花喷丸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工作液槽、进液管及出液管,所述进液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工作槽、所述工作液槽连通,所述出液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工作槽、所述工作液槽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科技大学,未经南方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6033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