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层胆甾相液晶物理和化学凝胶复合结构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60910.5 | 申请日: | 201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43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陈鹭剑;徐彦超;李森森;江荣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厦门大学深圳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2F1/137 | 分类号: | G02F1/137;G02F1/139;G02F1/1341 |
代理公司: | 35204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松亭;杨依展<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结构 多稳态 再填充 浸洗 薄膜 胆甾相液晶 可聚合单体 复合体系 互不干扰 化学凝胶 凝胶体系 物理凝胶 液晶化学 液晶结构 液晶物理 双层胆 凝胶 制备 液晶 | ||
1.双层胆甾相液晶物理和化学凝胶复合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反应型液晶单体与液晶材料按质量比1:(10~1)混合均匀,再加入引发剂和手性剂混合均匀且构成混合物;
步骤(2),选取镀有电极的基板,所述基板构成基板层,所述电极构成导电层,在导电层上旋涂一层可配向的材料作为取向层;将两块基板的取向层相对,保持一定间隙黏合在一起,则结构从下至上分别为第一基板层、第一导电层、第一取向层、间隔层、第二取向层、第二导电层和第二基板层;其中的第一取向层和第二取向层控制间隙黏合以形成液晶盒;
步骤(3),将步骤(1)的混合物灌入步骤(2)的液晶盒中,聚合混合物中的反应型液晶单体,得到具有聚合物网络结构的液晶化学凝胶层;
步骤(4),将步骤(3)制作的液晶盒分开,附着有液晶化学凝胶的一侧基板称为第一基板层、第一导电层和第一取向层,将该侧的多层结构放置在溶液中浸泡以洗去液晶化学凝胶中未参与聚合的材料,只余下第一基板层、第一导电层、第一取向层与液晶化学凝胶的聚合物骨架;
步骤(5),将附着有聚合物骨架的第一取向层与第二基板层的第二取向层之间重新黏合制成间隙更宽的液晶盒;
步骤(6),将物理凝胶因子与液晶材料按质量比1:10~10000混合均匀,制成液晶物理凝胶;将液晶物理凝胶加热后灌入步骤(5)的液晶盒中,其中:聚合物骨架中液晶物理凝胶的分子排布将聚合物骨架被锚定,形成结构稳定的液晶化学凝胶层,步骤(5)中重新黏合的液晶盒间隙超出聚合物骨架的宽度,超出部分未被聚合物骨架锚定,形成为胆甾相液晶物理凝胶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胆甾相液晶物理和化学凝胶复合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层选用双面胶、微球间隔子或者垫片用以预设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胆甾相液晶物理和化学凝胶复合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有导电层的基板层为镀有ITO、FTO、AZO或PEN的基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胆甾相液晶物理和化学凝胶复合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取向层与第二取向层为PI、SD1或PVK旋涂在第一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上,后进行摩擦取向处理或者光取向处理制成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胆甾相液晶物理和化学凝胶复合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反应型液晶单体为含有交联基团的有机化合物,交联基团为不饱和双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胆甾相液晶物理和化学凝胶复合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引发剂为热引发剂AIBN、BPO或TCP,或,光引发剂Darocur 1173、Irgacure 127、Irgacure 184、Irgacure 651、Irgacure 784、Irgacure 819、Irgacure2959或Irgacure 202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胆甾相液晶物理和化学凝胶复合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浸泡洗去液晶化学凝胶中未参与聚合材料的溶液为有机溶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胆甾相液晶物理和化学凝胶复合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将第一取向层与第二取向层间隙控制在拆开之前间隙的1.1~5.0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胆甾相液晶物理和化学凝胶复合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物理凝胶因子为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形成的氨基酸衍生物、四硫富瓦烯衍生物、偶氮苯衍生物、全氟代脂肪烃、环庚三烯酮、酰肼衍生物和脲的衍生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厦门大学深圳研究院,未经厦门大学;厦门大学深圳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6091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